魯迅 : 一個北漂中年的希望與絕望

1912年5月,31歲的魯迅北上進京,開啟了長達14年的北漂生活。

1927年1月,46歲的魯迅南下廣州,待了8個月就匆匆結束了廣漂。

1927年10月,魯迅再三考慮選擇定居上海,上漂10年,直到去世。

坊間流傳著一句話: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看到魯迅的人生軌跡,他絕對算是北上廣漂族的典型代表了。很多人都曾因此迷茫過、徘徊過,包括民國時期的青年人,這個選擇題一百年來還存在著。

「在老家能一眼看到頭的日子,才叫絕望」

出生在1881年的魯迅,是典型的80後,不過當時85後居多,魯迅算是年齡較大的。

那時候也正興起留學熱,有留美圈,留歐圈,還有留日圈……魯迅屬於留日圈。

當時更注重同鄉情,有浙江幫、安徽幫、兩廣幫……魯迅屬於浙江幫。

魯迅是長子,一直以來都是以家庭為重,多數是犧牲自己,成全大家。

這是背景,我們可以帶入的去想一下:一個80後留學生,因為家裡需要經濟來源,他不得不中斷學業回到了紹興老家,經好友許壽裳介紹在杭州一個師專教生理學化學。

這是他的第一份職業,顯然也不是他理想的生活。不到一年,魯迅便辭職了,回家待業。

他在這段時間是異常苦悶的。試想一個留學生,滿腔救國夢,窩在閉塞的家鄉,面對一個自己不愛的女人生活的滋味。

魯迅 : 一個北漂中年的希望與絕望

▲魯迅的故鄉紹興

幸好,轉機來了——

因袁世凱擔任了臨時大總統,遷都北京。1912年5月5日,31歲的魯迅搭乘一葉扁舟抵天津,後乘車抵達北京。一路黃土彌望,間有草木,魯迅覺得無可觀覽的風景,但筆者猜想至少他的心是波瀾壯闊的。

離開一個小地方,走向一個大都市,未來越是迷茫,或許越是有希望。如果未來一眼看到頭,那才叫絕望。

「有經濟基礎,才能談理想」

先說他的為官生涯,他在北京北漂的十多年裡,做了14年的公務員。

魯迅在教育部擔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長,主管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事項。這段時間,他做了很多事情:籌建“中央圖書館”、計劃編著《文教》雜誌,還受命主持國徽的設計。魯迅後來被擢升為教育部僉事,還是袁世凱欽定的,相當於現在處級幹部。很多人說魯迅不會為官,可是他經歷了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軍閥混戰等等錯綜複雜的政治局勢,他依然在教育部默默為官。

不過魯迅不喜歡為官倒是真的,他在日記中多次自嘲自己的“為官課程表”,我們可以通過他的書信與日記來略知一二:

1912年4月6日 晨九時至下午四時半至教育部視事,枯坐終日,極致聊賴。

1912年12月26日 晨赴鐵獅子衚衕總統府同教育部員見袁總統,見畢述關於教育之意見可百餘語,少頃出。向午雪霽,有日光。

1913年9月28日 昨汪總長令部員往國子監,且須跪拜,眾已譁然。晨七時往視之,則至者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錢念袧又從旁大聲而傌頃刻間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話。

魯迅 : 一個北漂中年的希望與絕望

▲魯迅在教育部時期接待外賓

當時教育部的成員主要有前清官員組成,即使是新提拔的官員也是袁世凱的親信,他們相互關聯形成一箇舊勢力團體,而新派則成為少數派。並且袁世凱安插很多特務警察監察官員,“莫談國事”的招牌到處粘貼。在這種氛圍中,魯迅一頭扎進了“故紙堆”裡,整理古籍和石碑,並且研究佛經,不問世事。他內心縱有千萬想法,只與好友私下分享。有時候甚至打啞謎,來掩人耳目。

在這個時期魯迅不喜歡為什麼不辭職?因為在教育部工作薪水豐厚。上文我們說了,魯迅要承擔一家子的經濟來源,且他從小受盡了白眼,他不會再讓母親受苦的。他到北京就職後,同年11月已經拿到了二百二十元的薪水,後來加薪漲到月薪三百元。按照現在物價水平,月薪至少2萬以上了吧。

有了錢之後,魯迅第一想到的就是置業。在1919年便花3675元就買了北京八道彎的房產,有28間的“三進”的大四合院。母親,朱安以及弟弟、弟媳都住了進來。

魯迅 : 一個北漂中年的希望與絕望

▲魯迅在八道灣接待友人

自己親近的人都安排停妥之後,魯迅在“新文化運動”中更加尖銳。他在1918年以筆名“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這篇小說在當時引起了轟動,試想教育部那些人在談論作者究竟是誰的時候,魯迅在一旁聽著時候的心情?

蟄伏多年,隱忍多年,魯迅一發不可收拾,他的文章源源不斷,每一篇都一針見血,大快人心。這時候,魯迅已經成為青年人心目中的“領袖”。

魯迅 : 一個北漂中年的希望與絕望

▲魯迅在人群中演講

而他終於可以用文字來警醒一些愚昧的人,用文字揭露一些虛偽的人。

魯迅先生曾回覆許廣平的信裡說:“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我之所謂生存,並不是苟活;所謂溫飽,並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是放縱。”

對於一個相當於高考失利,不得不走異路上新學的他;對於一個留學被迫中斷,不得不賺錢養家的他;對於一個單親家庭,不得不遵從母親娶一個自己不愛的女人的他,思考出的北漂生存法則,或許對當下的我們也有深遠的意義。

「看透世事,才能有詩和遠方」

魯迅成名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幸福和歡樂。這才是現實的人生吧。

他在外面拼命賺錢,弟弟周作人的妻子 羽太信子則瘋狂的花錢,鋪張浪費,甚至頤指氣使,這些魯迅都默默忍受著。可是突然一天,魯迅收到了弟弟周作人的決裂信。其中原因並未說清,有人猜測是信子誣陷魯迅偷窺。

魯迅 : 一個北漂中年的希望與絕望

▲周作人(中)和妻子羽太信子(左一)

魯迅決絕搬出家,遷居磚塔衚衕六十一號。這對他來說是很痛心的決定,也是很傷心的決定。在那個時間段,魯迅先生的“陣地”也變得不那麼牢固。《自選集•自序》中透露出這種失落:

“後來《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我又經驗了一回同一戰陣中的夥伴還是會這麼變化,並且落得一個‘作家’的頭銜,依然在沙漠中走來走去,不過已經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隨便談談”

《新青年》陣營的解散是在所難免的,前面我們說過留美圈和留日圈和留歐圈,以及地域派別,從思想理論體系到地域思維方式,都有千差萬別。魯迅先生筆鋒凌冽,他前後批判了楊蔭榆、陳西瀅等,甚至到了後來與整個“現代評論派”都針鋒相對。

“現代評論派”是指的什麼呢,是留學歐美的文化人圍繞創辦的《現代評論》週刊而發起的自由主義的文化思潮,主要撰稿人有王士傑、高一涵、胡適、陳西瀅、徐志摩、唐有壬、顧頡剛、燕樹棠、周鯁生、皮宗石、陶孟和等等,看到這樣一批魯迅當時“不願為伍”的名單,就知道當時為何感到孤獨了。

他性格太倔強,倔強到了偏執。

如果說在紹興老家時候是苦悶的話,那麼此時經歷了吶喊和榮耀,此時就是孤獨和絕望。他在這個時間段寫了那部晦澀難懂的《野草》,是他最私人的一部著作。

魯迅 : 一個北漂中年的希望與絕望

▲散文詩集《野草》封面

《野草》中他說:“絕望之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又說:“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他當時陷入了不可救藥的抑鬱和孤獨之中,而幸好1925年,許廣平闖入他的生活。

魯迅終於找到了一個出口,他們頻繁的書信來往,說出了許多心裡的話:

“同我有關的活著,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這意思也在《過客》中說過,都與小鬼(許廣平暱稱)的不同。其實,我的意見原也一時不容易瞭然,因為其中本含有許多矛盾,教我自己說,或者是人道主義與個人主義這兩種思想的消長起伏罷。所以,我忽而愛人,忽而憎人。”(1925年5月30日,魯迅致信許廣平)

魯迅遇見許廣平之後,他剛開始覺得自己“不配愛”,在許廣平的鼓勵下,他認為自己是可以愛的。

在分析了北京當時的整個文化形式,看透了政治上虛偽和做作,也看透了人情的冷暖和涼薄。他無比清醒,也無比理智,做出了離開的決定。

魯迅 : 一個北漂中年的希望與絕望

▲魯迅與許廣平

北京,對於魯迅來說真是一個又愛又恨的地方。他最絕望的時刻,最孤獨的時候,最激情的歲月,最危機的瞬間,最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北京。離開的時候,他決然而去,除了愛人不帶走一片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