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做成的湯圓叫苕湯圓

紅薯做成的湯圓叫苕湯圓

走進土城鎮,隨處可見售賣苕湯圓的店鋪、攤檔,導遊說,這是土城鎮的特產,很多旅遊者會買回去自用或送人。苕,是紅薯在西南地區的叫法,苕湯圓就是用紅薯做的湯圓。以往見過吃過的湯圓有甜有鹹,但外皮都是糯米粉做的,苕湯圓的外皮沒用糯米粉,是紅薯澱粉和熟紅薯泥和在一起做成的,餡料是熟豬肉、豆腐、榨菜、小蔥做成,冬天冬筍下來的時候,還會加入冬筍粒,想想應該是不錯的味道。苕湯圓煮熟後,加紅油、小蔥和折耳根調味,碗底是一層香辣的紅油,四個黃亮光滑的湯圓上散擺著綠色的小蔥碎和白色的折耳根粒,外皮軟糯微甜,餡心油潤鹹香。

苕湯圓好吃的關鍵,我覺得是餡料中熟肉選擇與調味。在古鎮吃了兩次,第一次是逛古鎮老街走累了,在一家小吃鋪坐下休息,隨意叫了一碗,一碗四粒,二元一粒。等了十分鐘湯圓來了,外皮口感尚可,餡心的肉已經不再新鮮,一股陳味讓我吃了兩口就放下了筷子,如果苕湯圓就是這個味道,怕是沒辦法喜歡了。路上我看到有的店家在包湯圓,上前仔細看了全過程,也聞了聞餡料的味道,感覺不該是這樣啊?帶著疑問,下午去了鎮上一家名店,店鋪裡掛滿了名人在這裡吃湯圓的照片和店家獲得的各種獎狀。湯圓的價格比第一家每個貴上五毛,一碗要十元錢。吃了一個,覺得這五毛要的有道理,就是比第一家好吃許多。名店生意好,原材料質量有保證,當天做的當天就賣完了,每天基本上沒有什麼剩料,新鮮的東西自然會有新鮮的味道了,吃起來也香糯順口。

紅薯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叫做番薯,明朝中期由福建商人歷盡艱辛從菲律賓帶到中國。在福建它還有個名字叫金薯,因為當年福建巡撫姓金,他鼓勵百姓種植紅薯度饑荒,讓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少人多的福建抗過了萬曆年間的大旱,百姓感念金巡撫,便把番薯叫成了金薯,從此番薯成了中國人度饑荒的恩物。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東南沿海和華北、西北地區已經有了大面積的種植。清朝初年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大潮,客家人把紅薯從東部帶到了西南,紅薯對土地要求低、產量高、能充飢、易存儲的特點,很受西南山區缺少耕地的居民喜愛,迅速傳遍家家戶戶,種滿邊邊角角。紅薯吃法有很多種,做主食做小吃做點心都有不錯的範例,我們燙火鍋時吃的苕粉、風靡全國的酸辣粉等,都是紅薯粉,但是用紅薯做成湯圓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湯圓本為糯米粉做成,到了西南山區的土城鎮,沒有糯米難道就不吃湯圓了?當然不會!薯(苕)粉湯圓應運而生,不僅滿足了客家移民對湯圓的想念,也為土城鎮留下了一份美妙的食物傳奇。

紅薯做成的湯圓叫苕湯圓

紅薯做成的湯圓叫苕湯圓

紅薯做成的湯圓叫苕湯圓

紅薯做成的湯圓叫苕湯圓

紅薯做成的湯圓叫苕湯圓

紅薯做成的湯圓叫苕湯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