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交流變了味,但“禮尚往來”依然收穫滿滿!

成為大咖前很少有人不互動,但每天雷打不動地參與進來,也很辛苦。這類互動好像也很難得出自對彼此的欣賞。就我個人的體會而言,互動的最大原因,是為求得回訪,或者礙於有來有往的禮數。

這樣的交流變了味,但“禮尚往來”依然收穫滿滿!

一篇新作發表出來後,誰也不想遇冷,誰都想求個熱鬧,似乎一熱鬧便能忘了創作時的辛苦。於是到置頂文的評論區,逐個拜訪。更新了的,總還要大致看明白內容,留下些墨跡。沒作任何更新的,也須在舊作裡,翹幾個拇指,表明已來過,就等你的回訪了。若一等再等不見人來,就通過私信求助,或者在置頂文發佈一條已更新作的消息。態度固然是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但在接收到的人看來很像是討債。來訪者一律好評,偶爾也開句把玩笑,示親近感。評論一起,就要給大家挨個的回覆,這時說的話一般不會多,都是片言隻字,行合掌禮,表達謝意。自此一波互動大抵了卻,按說應身心俱疲,可往往沒有受累感,相反的,總還顯得如釋重負、興會淋漓。

這樣的交流變了味,但“禮尚往來”依然收穫滿滿!

這樣的交流變了味,但“禮尚往來”依然收穫滿滿!

互動之所以被我們看重,是因為閱讀量低,爆文太過偶然。互動可以提升推薦,推薦可以增加閱讀,閱讀又可刺激推薦,這樣良性循環,數據就好看些,作者也不會難堪。倘若每個作品都有高自然閱讀,我想互動也不會積極了。我幾乎沒見過,動輒閱讀數十萬、幾百萬的作者,有在屁顛屁顛地忙互動的。所以互動實在也是無奈之舉。這就像久居窮巷陋室的住戶,自然沒有貝闕珠宮裡的人孤傲,願意共同出力,改善一下居住環境,是一樣的道理。

這樣的交流變了味,但“禮尚往來”依然收穫滿滿!

互動本是交流,但實際成了任務,這也沒什麼不好。像我兩位私下很聊得來的好友都是從這種互動中來的。我們經常聊到很晚,話題也頗廣泛,往往過了凌晨仍意猶未盡。如果當初不做任務,可能這輩子都很難獲得與他們真正交流的機會。任務做久了就是習慣,以前黃昏時候還逛逛釣魚群,現在是很少去了,冒泡更是稀有,一幫漁友也都紛紛對我表達了不滿,其中幾位也在平臺註冊了號,用於勸誘我回歸,當然未能奏效。我對實現既定目標的意願要比釣一河魚更強一些。所以當他們質疑我投入舉債、還債式的互動有何意思時,我就戲虐地回他們:你懂個魚!

這樣的交流變了味,但“禮尚往來”依然收穫滿滿!

這樣的交流變了味,但“禮尚往來”依然收穫滿滿!

文/寒慕楓

圖/東方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