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大家對老弱病殘的捐款?

大腦維修工

認真說來,這個是說不清道不明的話題。

捐款有多種方式。有人喜歡直接捐給有需要的人;有人因種種原因通過慈善機構。直接捐贈的,有偶爾碰上,感動之下心甘情願捐了錢。例如水滴籌。例如親朋好友,同事同學之類發起的針對性援助事例。

一點小錢,捐了就捐了。至於這些小錢籌到一起之後,真正落實於受捐人,受捐人如何支配,如何運作?大多數參與人不再過問。我個人認為,既然有這份心,只要這些善款到了受捐人手上而非另有去向,應該由受捐人自由支配。捐款人或公眾再過多插手,原初心就變味了。一個家庭,有成員因病花了大錢,幾近傾家蕩產,作為有心人伸手拉一把,爾後又往死裡推,那之前伸手拉一把明顯誠心不足。非詐捐行為,即使善款不是開支於醫療,而用於因家庭其中成員生病,家庭其他成員的生存,那也是捐款援助初心。當受捐人家庭生存受威脅的時候,我們為什麼一定糾結於善款專用呢?捐款初心目的就是讓病人家庭脫離困境啊。例如,被指詐捐河南重病幻女家屬。

本來是正能量的事,一家有眾人援助。可到頭來鬧得不愉快收場。正能量變成負能量,初心變了味。區區三萬多元善款,被造謠成十五萬元。如果是因為王鳳雅重病,其家庭無錢再為另一個家庭成員問醫?在王鳳雅醫治希望不大的情況下,善款用於另家庭成員治病又怎麼了?善款不是用於吃喝玩樂不就行了嗎?

捐款是愛心行為而非大眾娛樂,希望網絡大V們筆下留情。例如,作家陳嵐,志願者馬嬋娟們,別再為那可憐的點擊率,虛擬的成就感而傷害眾人初心。

每每登上網絡,王鳳雅事件影入眼眸,不由想問,受傷的,僅僅是王鳳雅家屬嗎?

不!一件簡單再簡單不過的民間行為,因我們習慣凡事質疑一番而動用了公共資源,甚至衝擊了慈善事業。作家陳嵐們,請別用你們的專長或文筆來傷害眾人初心。

當我們討論如何管理好捐款人善款的同時,我們也該靜下心來想一想,當受捐人所求助為事實時,我們是否也該寬容一些?比如少一些質疑,多一些理解。我們能不能別這樣認為,受捐人接受善款,理所當然受我們無端折騰?

當指責或質疑為無中生有時,愛心已經變成毒心。

如何妥善管理善款?如何讓捐款人心服口服?如果是針對醫療費用援助,只有把善款劃入指定的第三方公益賬戶而非直接到受捐人手上。善款只針對醫療費用而其他,除非是針對家庭或個人困難援助。

這些年來的大眾網絡捐款,到頭來多是悲劇收場。愛心變成大眾娛樂。因善款監管缺失還是誠心不足,我們難下定論,但有一點是事實,每個事件的發生,往往收益最多的是,網絡大V們。


山那邊來人

對這個問題先問社會的政府,再來討論實際捐款有益生命,有利社會雙向意義的饋贈!捐款當然是滴水之恩湧泉相抱的好事,可見人間一顆愛心的施捨;施捨卻如一柱香菸不知那裡飄去,怎就不想論網絡世界欺騙民愛心施捨的蔽端?公文不是有醫療合作保險嗎,民我手中不是有每年交人民幣醫療合作保險本嗎,社會的愛心人士捐贈何不這樣;我先告知社會,再於社會的愛心人士來關注我,給我找定好的醫療點,由政府通知我,醫療具體花費單由愛心人士通過網絡結算,這樣的話,有80%的花費可原迴歸社會;我為治病,想要的是愛心人士的善意,而不是依病起家!在現實中如府谷的滴水籌可信?滲外不滲裡的滴就是了,為了雙方花費安會起見,我言至此!


夢幻童年149


老人裕1

國家對老弱病殘,已經象子女父母般的關愛了。至於管理,應對那些家庭病例突出,又無勞動力和經濟來源的,應偏向贈補。應抱著實事求是,輕重多少,不能搞平均主義。真正把捐款資金,用在該需要受捐人的身上。至於捐增,一切要以自願的辦法進行,不能攤派。無論是單位還是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