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死於貪婪》|幸福始終充滿缺陷

文|Sinopec淡然

《多數人死於貪婪》作者慕容雪村,他用敘事般的語言,漸漸展開對21個奢侈品牌導入。本書中每一個章節都是用一個奢侈品的品牌做標題,在故事中都會提到這個品牌,最後還有一個科普知識,在告訴你這個品牌到底價值幾何。

總之,這本書就是這樣充滿了錢的味道,從頭到尾,都是錢的銅臭味,貌似只有錢才可能解決這世間的難題。但是,作者卻並不是要說錢有多麼好,而是在給你揭示出一個我們平時看不到的,有錢人的世界,看看有錢人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多數人死於貪婪》|幸福始終充滿缺陷

一、社會充滿誘惑,多數人死於貪婪。

書中用“我”、“我表哥”、“女朋友”線條敘事,直達人性深處,在金錢與愛情的煉獄中,窺見堅實的真情實感。然而,最後,這個城市的一場著名大火,徹底粉碎他們各自貪婪的慾望。

當大火燒起來的時候,“我”女朋友已經死了很多年,一生頗為坎坷,嫁過七次,可惜沒有遇到一個真正有錢的人,最後抑鬱而死,死之前想起了許多人,有她的父母、同學、朋友、七任丈夫,當然還有一個“我”。可以說,短短的一生都在追逐金錢,她一直在做金錢的奴。但是,最終,也沒有實現因“嫁”而做個有錢的人!

"我"已經在這個城市死了幾十年,併成了這個城市的名人,人們發現“我”的時候,我正躺在一隻巨大的筐上,筐裡裝著的全都是錢,數不清的錢,光清點就用壞了十五臺點鈔機。除此之外,還有一盞雕龍飾鳳的油燈,據說可以殺人,也是無價之寶!“我”是本書裡最成功的一位獵取者,不僅僅獵取了無數計的金錢,而且還擁有無價之寶。所有的一切都是源自於內心狂熱的過度貪婪,或許是命中註定無法消受此等“金錢”,只能在“我”死了陪葬而已。

當“我”看透物慾,企圖迴歸善良的本性時,物慾卻給了他致命一擊,讓他帶著理想到另一個世界去實現了。在黑暗的地底,“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富翁,守著“我”的筐,“我”正在慢慢腐爛。

“我表哥”也是因在追逐金錢的過程中破產,其癲狂的狀態從雲端直接墜入地面——重新搬回那間三十六平方米的宿舍,並在那裡過完的餘生。可以想像,他的人生之中,極大的落差逼瘋了他。他從來不出門,也不與任何人來往,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他就坐在壁爐前跟自己說話,“這算怎麼個意思呢?賺一千萬,賠一千萬,折騰了一輩子,只剩下一個他媽的壁爐。”時不時地推開窗戶大聲呼喊:“壁爐!”

他們都是從窮善到誘惑,從內心的掙扎到漸漸妥協,最後從各種的慾望與貪心到最後毀滅人性,只是那個瘋子在死前就體驗完整個過程,領悟了人性本惡的真諦!

本書就是在這個半夢半醒半實半虛的故事中,展示了貪婪的人性。

《多數人死於貪婪》|幸福始終充滿缺陷

二、關於什麼是愛情?有Money就會有愛情?

慕容雪村說:錢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那麼計較幹什麼。

關於愛情其實 “只有兩個問題,you know?”書中說道 :“上帝和錢,誰都逃不過。”這句話理解起來,有點費解,不過哲學家的天職就是說別人聽不懂的話,否則他哪有飯吃。

愛情也像是拋物線一樣,在人的一生中可以尋求最大值嗎?而那個最大值是不是在與金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呢?是不是這樣子你就尋求到了最佳的愛情呢,在世人看來也未必是這樣子。

慕容雪村在書中道:21世紀的聰明女人都會兩種本事,一種是假裝正經,一種是假裝不正經。為了與她們對抗,聰明的男人也學會了兩種本事,一種是冒充有錢人,一種是冒充認識有錢人,這就是21世紀的倫理學。

曾經看過某電臺的一檔火熱的綜藝節目,節目中與女人討論“情人節”到了,你的男友若出於種種原因並沒有給你挑選好禮物,空著手風塵赴赴地從外地來看你,而在他的想像中,是把自己當作情人節的最大禮物送給你,做為女人的你是不是接受這樣的禮物呢?

絕大部分女人都給的答案是:NO!不接受!繼而失望,並有可能生氣!

社會往往是很現實的,雖說不能以偏概其全,但也很能說明送“物質”(金錢)遠遠大於送“情感”!這些如同書中所言:實月入四千,露水姻緣;身家百萬,情比金堅。

其根本原因,愛情並不能脫離物質,沒有物質、或者說金錢做基礎,愛情就根本就不可能談下去!也許有某些不為物慾所動心,那是鳳毛麟角,畢竟是當今這個現實的社會最為稀缺的東西。

當然,愛情也不是說你有N多Money,你就可以找到真愛,也未必!如同本書中的“我”的女朋友一輩子都在找尋有錢人,到死也沒有實現其目的。

《多數人死於貪婪》|幸福始終充滿缺陷

三、因為金錢,幸福充滿了缺陷。

慕容雪村在本書中說:根據經濟學原理,這世上沒有什麼不能交易,交易不成只是價格不對。

慕容雪村在這本書裡描寫了幾近乎瘋狂的人性,描寫了一個又一箇中國式於連。比如:“為一百萬出賣愛人”、“為錢殺弟”、“為錢殺父殺母”的瘋狂故事,所有的這一切都於金錢相關,言下之意,只要是為了錢,沒有什麼不可以,讀起來讓人不寒而慄,但是我們誰不也能說這是假的。

似乎在每一個講述權利和金錢的故事裡面,都會有為之痴魔的瘋狂的影子,人們的慾望是最不值得探究的。

作者在書的前半部分描繪出的那個有錢人的世間,用金錢堆積成美輪美奐的的宮殿,感知的幸福爆棚與極盡奢華。當剝去金錢的外衣,裸露出生活的底色,原來生活僅僅有金錢並不只是很幸福,緊貼著金錢的是貪婪、慾望、佔有、攥取、欺騙……幸福充滿了缺陷。

當攫取的財富變得越來越多,人類的慾望也變得越來越膨脹,生活中,原本美好的東西都被那些急劇膨脹的慾望所吞噬。比如:親情、愛情、友情等等,當金錢可以買到一切,只是買到以後,也從根本上都改變了味道,變成另一種東西。

愛情變成了性,親情變成了價值,友誼變成了生意,權利變成了交易。慾望在瘋長,永無止境。只要有價格,沒有什麼不能交易的。

當這一切最平常且美好的情感沾染上金錢,且都用Money來算計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那些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才是你最想要的,最重要的東西。

人類為了現時當下自己生活得舒適愉快,完全不顧地球資源的可持續性,透支著後代子孫的生存所需,折射出來人類的貪婪本性:“明明可以用石頭,非要用木板,明明松木夠用,非要雲杉。”

本書作者不遺餘力的寫了篇長後記,把生活中的假象一一撕裂,我們在瞭解瞭如此血淋淋的真像之後,依然按照他所鄙夷的方式苟活世上;依然在裝修時鋪木頭地板,也不管全球森林綠化率在瘋狂減少;唸叨一千遍“金錢萬惡之源”也無濟於事,依然苟苟蠅蠅得過且過......人類無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資源的後果——貪婪必將導致滅亡。

最後用書中一句話結束本文:生活啊,真他媽像個篩子,我獨自端著這個篩子,看幸福一點點的漏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