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喜歡討好別人,這是什麼心理呢?

不要忘記時刻鍛鍊

人不是一個孤立的動物,人們生活在一個社會群體當中。所以這其中必然存在著很多情緒的問題。有的人帶領其他人,有的人屈服於某些人,有的人喜歡追隨其他人,有的人習慣被跟隨。那麼有一些人喜歡討好別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
一味的討好別人實際上是你希望別人為你的形象買單。這說明渴望得到認可、肯定、關注,渴望被需要,這些使得你的自我價值感得以滿足。內心傷痕累累,因為現實我和本我發生了衝突

討好者通常會有以下特點。試圖取悅別人,把他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並致力於滿足別人的人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討好者”。他們似乎始終在爭取周圍每個人的認可和喜愛,努力地讓除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高興。

這種人是活在別人的印象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評價上的,其個性決定了他在人際交往時,會高度關注他人的行為反應,包括他人的需求。如果他在意了別人和滿足了別人,自然會獲得別人的好感,好的態度和好的評價,自己就會感覺被重視,覺得自己做得很對,很有成就感
不會拒絕的人,雖然很想拒絕人,但潛意識仇視拒絕。因為拒絕和被拒絕對他而言都是一種傷痛,他不自覺地會選擇遠離拒絕。“討好”便是遠離被拒傷痛的最好補償。

因此,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首先要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有些人喜歡討好別人,這是什麼心理?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回答分析如下:

1.這些人很可能是“討好型”人格。

心理學上,有一種人格叫做“討好型”人格,所謂的“討好型”人格,意指那些寧願委己待人,也不敢去輕易反對他人、指責他人的人格。“討好型”人格的人會對他人的事情上心,但是對於自己的事情卻敷衍。那麼形成這種人格,存在很多原因。比如原生家庭形成的不安全依戀關係,或是先前的經歷致使自己形成了這樣的核心信念:我並不是重要的,我不如他人重要,等等這類信念。或是對關係看得至關重要,寧願委曲求全,也不願失去。那麼這種情況下,許多時候,這個人其實並不那麼好受,但是關係對方給予自己一點肯定也會使得這類人樂此不疲。


2.討好,相當於利益投資的一種方式。

當一個人有求於你,或是你存在某些潛在有利因素的話,那麼“討好”,許多時候其實就是如同關係潤滑油一樣。正所謂熟人好辦事,大概就是如此。


3.他人看似“討好”,不過是一個社交技巧。

有些情況,也是出於他人無法客觀評價的一種情況,比如,當事人僅僅是出於活躍氣氛,緩和氛圍,所以通過一些小技巧,比如請大家吃水果下午茶之類的,而非是他人看到的“討好”。所以說,看待一個人也好,一件事也罷,總歸要有一個客觀評價,才能正確看待他人,與他人友好相處,如此也有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


總而言之,許多時候,還是需要去更多地瞭解事物本身,才能正確地瞭解到實質。

以上。祝生活愉快!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鄭燕雲】原創,轉載請聯繫。


每日談心

有些人喜歡討好別人,這是什麼心理呢?

我認為喜歡討好別人,要分情況分場合的分析,具體來看至少有三種情況。

一種情況純屬是正常的心理,為了場面氣氛活躍好玩,人際關係融洽。比如過去的大戶人家,晚輩都喜歡討好長輩,為的就是能讓長輩高興高興樂呵樂呵,一家人開開心心有說有笑。

還有的同事愛買點瓜子零食什麼的分給大家吃,這樣的討好能圖什麼呢?無非就是圖一個小氛圍,又不至於都太冷漠沒話講。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年前打餈粑、攤豆皮,家家戶戶都要給隔壁左右送一點藏嚐嚐鮮,這種討好是一種正常的人際交流,藉此大家走動走動。

第二種情況是對利益嚮往的討好。比如有的下屬喜歡討好領導,無非就是想得到領導的提拔或關照。有求於人時,往往也先通過一些巧妙的討好方式,贏得對方的信任和幫助,討好的目的無非就是讓別人有個好印象,有了好印象才會對你給予幫助。

第三種情況的討好就屬於笑裡藏刀、欲擒故縱、君子報仇的那種了。比如說歷史上的越王勾踐被吳王擒獲淪為馬伕之後,越王就極力地討好吳王以表忠心,在吳王生病的時候,勾踐用自己的舌頭去嘗吳王的糞便,最終贏得了吳王信任,放虎歸山。後來便有了“臥薪嚐膽”這個典故。

根據物質守恆定律,也可以得出人情守恆定律。一個喜歡別人討好的人,終有一天會被別人的討好誤了自己的事。一個人熱衷於討好別人的人,也總有一天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凡事都有兩面性,千萬不可走極端。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倘若捫心自問,我時常會做一些這樣的事,我做許多事不是出於善良,而是出自“希望自己顯得善良”的目的。沒有監督者,僅僅是自己人為設置的一種道德觀念與底線。如果這樣想的話,那麼,許多時候,我行為的驅動力還是出於一種利己和媚己,使自己產生某種虛幻的快感——“我是個善良的人”
——而不是至善。  
米蘭·昆德拉《笑忘錄》

輕度討好的人,大多是為了塑造自己“善良高大”的社會形象,“自私利己”的做一些“無私為人”的行為;

始終討好別人的人,其實是很怕被別人厭惡、遠離,他們缺乏安全感,不喜歡獨處,內心十分渴望別人的認同和陪伴,無法忍受因為自己“表現”得不夠符合對方心意而被貶低和疏離。

“討好”是他們為了對抗內心恐懼採取的補償性手段,這樣的人是停留在虛假表面的,內心可能積鬱著很多讓自己不痛快的負能量,也沒有真正的認同接納自己,通常伴隨著自我厭惡。

要停止這種不健康的“討好”行為,一方面要追溯源頭,是什麼事件形成了他的討好型人格,是父母對他太過苛求,或者曾經被拋棄過,找到心結所在,修補當時造成的傷口和療愈那段過去;另一方面,做一些實際訓練,認知紙筆的,或者試著拒絕他人(這些具體意見,一般諮詢師或心理老四會給出)……


名不在

有喜歡羨慕傾慕的討好和懦弱不自信的討好。因人們素質能力和所面對的對象的情況,及環境等因素的不同,會有很大差異的。

喜歡羨慕傾慕的討好,是追求追逐崇拜迷戀狀態下的一種討好。戀愛中的男女青年之間會常常出現這種情況的,特別是在條件不對等的狀況下,討好的程度會更顯得愈發強烈的,形式也是呈多樣化的。同事間也會發生討好現象的,能力差的,資歷淺的甚至比較懦弱的,往往會討好工作優秀的。希望給予工作能力提升,和工作任務完成方面的幫助,支持。這些討好是合情合理,利於工作生活的,是無可非議的一種討好。



至於討好上司,甚至認為是對自己有用的人的,帶有巴結性質的討好,就應該另當別論了。尊重上司是應該的,但懷有個人私利目的的巴結性質的討好,是不可取的。作為上司應該善意的提醒自己的部下,不應該巴結和討好自己,同時也應注意不可重用這類以巴結討好為能肆的人的。如果讓這些投機取巧,鑽空子的人達到個人目的,會挫傷正直誠實埋頭工作者的積極性的。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