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田園犬,漢族人民最忠誠的小夥伴,農村娃都養過


中華田園犬,傳統稱呼為“土狗”,北方有的地方又叫“柴狗”,屬於食肉目、犬科、犬亞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長大後肩高約40~60釐米,體重約15~35公斤。屬於亟待拯救的本土犬種。

中華田園犬與早期的狼、中國狼、草原狼外形非常相似,嘴短,額平。主要分佈於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以中部地區為中心的低海拔的漢族集聚地,廣泛存在於中國漢族農村及東南亞地區,現在城市化也廣泛把中華田園犬當作寵物狗。是中國漢族幾千年農耕社會背景下的產物,是歷史和文化的活化石,被稱為“中華國犬”。

秦始皇一統中原時有個典故:秦朝丞相李斯臨刑哀嘆:“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蘇東坡詞雲“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這裡的“黃”指的就是這種用於行獵的田園犬。


在現代漢族民間人們稱之為“土狗”,顧名思義就是本土本地區的狗;北方有的地方又叫“柴狗”,因為北方氣候寒冷,狗一般都會窩在柴灶或柴堆旁;東方江浙滬地區則一般被稱為“草狗”,這裡的“草”就是“土”、本地產的意思。當地的農民家中都會養一兩條這樣的狗看家作伴。

性格比較溫順,不容易主動攻擊人類,可以群居,地域性強,容易飼養,忠誠度高,不易生皮膚病。其廣泛用於農村的看家護院和早期的狩獵。

土狗是肉食動物,所以在餵養時,需要在飼料中配製較多的動物蛋白,肉食,輔以素食成分,以保證狗的正常發育和健康。有時也吃草,但吃得很少,偶爾也吐掉,狗吃草不是為了充飢,而是為了清胃,主要因狗的腸胃結構獨特。

因漢族特殊的文化,中華田園犬一直不被重視,長期以來都近乎自然選擇,自由繁殖,因特殊的歷史人文因素導致中華田園犬數量在急劇減少。又因為如今大量外來犬種的引入,外來犬種的絢麗的外表以及名貴的血統使中華田園犬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且外來物種的自由放養導致其與散養的田園犬雜交,又使中華田園犬血統的純正面臨威脅。

中國土狗全年可以繁殖,高峰期為雨季的後半期,即每年的3月到6月間和9月到11月間繁殖。孕期約為60天左右,每胎產1-8仔,通常為4仔左右。生殖間歇期為6-8月,斷奶期為10周。40天后,小狗就會開始外出活動。6-8個月達到性成熟,更早的有5個月,這種屬於激素吃多的表現。


依然記得小時候上學時,它護送我們;放學回來,半路就迎接我們。愛護我們的中華田園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