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墳燒紙的問題?

孝衷禮儀

本人是民俗研究員,從事民俗文化工作。現就本問題進行回答。

首先,要理解“上墳燒紙”的含義,其次,要引導“上墳燒紙”的過程,最後,要創新“上墳燒紙”的習俗。

一、理解“上墳燒紙”的含義

上墳燒紙,是對祖先的懷念。一般上墳燒紙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過年過節,這個時期既是對祖先的懷緬,也是對某時段自我工作生活的總結,要告知祖先;二是重大事件,這個時候是對祖先的尊重,家族文化的延續;三是週年忌日等,包括清明等等,這是純粹的對祖先懷緬,對祖先精神的一種重新學習。

二、引導“上墳燒紙”的過程

上墳燒紙的危害有很多,首先是對環境空氣造成汙染,還可能引發火災。所以,相關部分要引導“上墳燒紙”的一民俗活動。千百年來傳承的習俗,一時很難改變,只有引導,才能防範某些災害的發生。

三、創新“上墳燒紙”的習俗

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打造祭祀模式,通過創新祭祀方式,來取締燒紙的陋俗。這些需要系統的規劃,需要很多人齊心合作,創新民俗方式。既然人民達到祭祀祖先的目的,又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孝衷禮儀

清明節快到了,雖然很多城市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法規,不允許在道路兩邊、城鎮區域露天燒紙,但是在監管不嚴或者開放的地區還是不少民眾會去墓地或者十字路口等地給故去的祖先親人燒紙錢。一般燒紙錢多選在農曆節日或死者祭日,如清明節、中元節、十月初一以及春節之前等,人們普遍相信自己燒的“紙錢”可以達到已亡故的親人的手中,使其“衣食無憂”,或者享受與凡間相同或更好的生活。

其實我國各族基本都有祖先(靈)崇拜,種種信仰與儀式體現的是民間對亡故的先人的敬奉,可以歸為亡靈崇拜的一種,因此人們一方面希望得到亡靈的祝福與幫助,另一方面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或不敬而遭到其報復與懲罰。所以民間總會有諸如“夢見某某先人,說在下面過得很苦”或“某某人來託夢跟我說,要什麼什麼”之類,這些超自然經驗敘事其實代表著人們對生與死、凡世與來世、陽間與陰間等二元對立卻又彼此交融的態度與認知。

至於紙錢,還要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上看,錢幣在民俗中有多種意象,其中亦有象徵生命、繁殖等符號特點,最早的貝殼類錢幣再到銅錢,在墓葬中多有使用,似乎也因為其帶有某種具有溝通能力的“中介”物,使其在喪葬習俗裡成為不可獲取之物。因此到現在還有用銅錢做“鎮物”,而用紙錢則是來代替流通的貨幣,人們普遍認為它們可以起到賄賂、買賣和交換的作用。

只要能在保證公共安全與環境整潔的情況下,在當代社會中這樣的傳統民俗還是應當予以一定的尊重的。


安熊六

關於燒紙錢這一習俗,明民間有很多說法,小時候爺爺給我和妹妹講了這個習俗的有關故事。對於這個習俗,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這一習俗的來歷:



很久以前,王家村有個叫李二的人。他從外地學習了一種手藝,就是用野草和樹枝造紙。可他沒有漂白技術,造出來的紙又烏又粗糙。人們都不願意用。



他製造了很多紙,可是賣不出去。自己的倉庫已經裝滿了,又往屋子裡裝。屋子也堆滿了。再造就沒地方放了,他特別著急,但一點辦法也沒有。



他的老父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下決心,要想個辦法幫兒子把紙賣出去。

這天老人終於有了主意。他找來兒子,對兒子說道:“明天咱們這麼辦……”

第二天早上,從李二家傳出了噩耗,李二的父親夜裡得了疾病死了。



當人們趕到他家時,老人已被裝進棺材了。人們幫王家把老人葬在村後的山坡上。

李二用車拉了一車紙,到父親的墳頭燒了起來。他連燒了三天。



到了第三天晚上,李二吃完晚飯正準備睡覺。突然聽見有人喊:“李二!快出來,你爹回來了。”李二推開門說:“別瞎說。我爹已經死了……”他一抬頭,見父親站在院子裡。他身後還跟了一群人。李二連忙迎上去問:“爹!您怎麼活了?”他爹說:“兒子,這得虧你呀!你給我送去那麼多錢,我花不了呀。我就上下打點,從十大閻羅到執事小鬼都打點到了。他們就讓我回陽間來了。我怕你們害怕沒敢直接回家。因為你趙大叔膽大,我就先去見他了。”李二說:“我也沒給你送錢呀!”“你不是給我燒紙了嗎?那到陰間就是錢阿。”




這事很快在十里八村傳開了,而且越傳越遠。人們紛紛趕來王家買紙給老人上墳“送錢”。李二家的紙很快就賣光了。



故事讀完後,我們不免為李二的的故事十分的感動。李二的實際行動感染者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我們再來看看現代歷史學家研究後的結果,對燒紙這一習俗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

燒紙:

簡介:





該習俗來歷的最新研究結果:

來歷一:

來歷二:

燒紙起源:

燒紙的意義在於寄託自己對已故的親人的哀思,以及對死者的哀悼!

但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更有錢了,於是乎有部分人便大手腳地花錢買紙錢,據網上報道,有人給自己的曾祖父上墳燒紙,光紙錢就燒了將近兩個小時,加上煙花爆竹,整個過程持續了將近三個小時,墳頭周圍遍地都是紙屑,燒完的紙錢灰滿天飛,飄得到處都是……。還有很多此類現象,我就不再贅述!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在這裡想對大家說,沒人反對燒紙,但我們正確理解燒紙的意義,不是越多越好,適當即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習俗我們要以正確的方式繼承和發揚,切不可走偏路。我們在燒紙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環境,千萬不要任性地燒紙,破壞賴以生存的家園環境。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見解,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您有更好地看法,歡迎到評論區積極留言!


影視花園

上墳燒紙,是民一種民俗,是為了紀念先人,表達對先人的一種思念。

我要繼承的是不忘先人、緬懷先人這一傳統,而不是繼承繼續燒紙!有人或許會說,過去天天都在燒怎麼沒見和環境扯上關係?過去文化相對落後,人們意識不到燒紙的危害性,自然也不會有說燒紙對環境有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才漸漸意識到,燒紙對環境有汙染。

為什麼那麼多人還在燒紙呢?

一是跟風從眾心裡。有些人燒紙是為了紀念先人,有的人則是純粹的跟風,自己心裡根本就不乎,只是破於父母和大眾的壓力,不得不去燒,否則被外人看來是不效。

二是自私攀比心裡。體現孝心的一種扭曲,看見別人燒了一袋子元寶,那我就燒兩袋子,這就現實中的“死要面子”。而這也無疑是自私的一種表現,我燒我的,我管你環境不環境的,跟我有什麼關係!

三是迷信思想作怪。認為是這老祖宗時代就有的東西,一定有他的道理。認為死人在陰間也有自己的世界,在那面也需要錢,其實只看到活人燒紙,又哪看到死人花錢了?

怎麼處理民俗和環境之間的矛盾呢?

一是加強教育宣傳及引導。首先要對迷信思想進行教育式破除,讓更多的人明白燒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心裡記著你的先人比什麼都強,燒紙只不過是礙於面子,讓自己臉上好過些罷了。其次要大力宣傳燒紙對於環境的危害,讓人們意識到環境急需改善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二是開創新的祭祀活動。現在社會上已經推廣的清明節白布寫上先人名字,低頭默哀。還有到墓地插一束白花,說說話話等等,都是很好的舉措。

三是從根源上制止。那就是不生產燒紙,沒有生產就沒有銷售。但這種做法過於極端,極易發生矛盾。

燒紙的確對環境的影響很大,就像我們以前從來不知道PM2.5一樣,現在我們知道了它的危害,那麼我們就需要做點什麼。對於孝,人活著多付出些、多做到些比什麼都強。活著不孝,死了燒紙,這又算是什麼?

一個幾千年的民俗,想一朝改變,不太現實,需要時間來慢慢融解。但出於為了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著想,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著想,儘量少燒或是不燒為上。


問心809

不請自來,今天我來談談我自己的想法吧。

關於上墳燒紙這一行為,爭議頗多,現代青年們,大都認為這是一種陋習,這種做法毫無意義。你說燒紙是陋習,這樣做會對大氣環境造成汙染,的確說得沒錯,無可否認不恰當的燒紙行為的確會造成大氣嚴重汙染。

然而,這一風俗習慣已經存在了上千年之久,人們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輕易改變的,存在即合理。

說到底,上墳燒紙,實際上就是生人對祖先的一種精神寄託。燒紙,一方面,是對已故先人的懷念與尊敬,另一方面,是想祈求先人的保佑。燒掉的紙錢也許僅僅只是化成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空氣汙染物,黃泉之下的先人未必能收到這些錢。但是,我相信這樣一句話:“心誠則靈”。你的信仰、你的心意,定能被收到,信仰給人帶來什麼,可不是一言片語能說得清的。

上墳燒紙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但說的並不是這一行為,更多的是它承載的歷史習俗,它背後包含的意義。


清綏姑娘

上墳燒紙的來歷

關於上墳燒紙的來歷有很多,核心思路都是一樣。就是最開始有一個造的紙又黃又粗糙,結果就沒有人買,可是賣不出去掙不到錢。

最後家裡老人想出一個主意,就是假死。

然後故事就開始了,兒子給老人辦理後事,然後就在墳頭燒自己做的黃色的紙,就這樣燒了三天三夜。

然後第四天,老人就回到家中,村裡聽說就趕緊都過來了,然後問怎麼死而復生了?


老人說:“還好我兒子孝順,給我送了那麼多錢,我把這些錢全都送給閻王和那些小鬼手裡,然後他們運作了一下,我就又多活二十年”

村裡人就問:“我就看你兒子給你燒紙了,也沒看到送錢啊?”

老人回道:那個黃色紙,燒完到了陰間了就是錢了,而且金額特別大。

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就都過來買紙錢了。

上墳燒紙的意義

南北朝開始就已經流行燒紙錢,古代大多都是銅錢的形狀,最早就是白紙,後來才變成了黃紙。

人們人為陽間需要錢,陰間也肯定需要錢,尤其子女不希望過世的長輩在陰間受苦,所以清明或者過年的時候,就燒一些紙錢給陰間的人。所以這個特定的紙也就代表了陰間貨幣。

還有燒電視、冰箱、汽車、馬、僕人等等的,當然都是紙做的。

現在的冥幣種類越來越多,而且數額巨大,動不動就幾十億,搞得陰間通貨膨脹。老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所以錢多送點,在那邊日子也好過一些,還能打點打點閻王、鬼差,爭取早點投胎。


從情感上來說,這是一種對亡者的思念與關懷的表現,但是這種感情完全可以用其它的方式來表達,比如掃墓、敬獻鮮花,或者也可以放一些喜歡吃得物品與菸酒,都是可以的。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去燒紙,逝者已去,當如煙消雲散,又怎麼會存在需要送錢這一說法。而且對於對於他們而言,活著的人能夠好好活著,才是最大的心願。

歡迎大家關注老王


老王說文化

悠久的傳統沿襲在民間,都有節日祭祀祖先和逝去的親人的習俗。這主要是在一些重大的傳統節日,如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還有年三十,子孫後代都得去墓地,其祭祀的一項主要內容便是“燒紙錢”。


上墳燒紙錢是對祖先的懷念和尊重,昭示著後代繁衍生息,同時也是對祖先的一種尊重。雖說燒紙會造成環境的汙染,也可能會引起火災。

但凡這些節日,總有後輩後千里迢迢趕回來,還非燒這一回紙不可!尊重祖先,盡顯孝道之舉,恐難一時被改變。需加強引導,防範和避免次生事故如火災等發生就行了!

父母生養之恩終生難忘。我們的民族是感思恩的民族,又逢清明節是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清明節上祭祖,緬懷失去的親人,追思祖上先人的豐功偉績,更是一種傳統文化和道德修養的體現!


提神只為自己

以前小的時侯,也常跟隨家裡大人去給已逝去的長輩上墳、燒紙。當時對此類事情完全不懂,只是跟著去湊個熱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有些此類民俗邏輯上的矛盾問題開始在腦子裡冒出來,比如,按民間說法,世間是有輪迴的,人死去以後經過一段時間即會轉世投胎,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逝去的先人們很可能早就已經轉世投胎到陽世間了,那麼孝子賢孫們燒的紙錢之類的又燒給誰了呢?!再有,民間一直有人死後會過奈何橋,會喝孟婆湯的說法,據說是為了安心去陰間而忘掉前世陽間的經歷。如此說來,去到陰間的先祖們應是早已忘卻了自己曾經的陽間之事,那麼又怎知道陽間誰燒給他的紙又或者怎麼去接收晚輩燒來的紙錢呢?

當然,傳統歸傳統,民俗歸民俗,記念先祖或長輩有孝心也無可厚非。至於一年一次的上墳燒紙行為,相比它對環境的汙染而言,也許由此引起的各類火災的後果和影響要嚴重的多。既要尊重傳統,而又不盲目迷信並且減少環境汙染和火災的辦法,也許就是推出某種比如電子祭奠之類的活動並廣為推廣,一旦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並形成某種時尚,原有那些上墳燒紙的行為也許也就會慢慢的退出歷史舞臺。

不論同意與否,都歡迎大家參與討論。廣交有友唯吾所願也。


江湖人稱朱叫獸

上墳燒紙雖然對環境造成了汙染,可我還是做了這樣的事…。

去年清明節,特意請假了,回去老家給外婆掃墓,還特意燒了厚厚的兩大捆紙錢給她。彷彿這樣做,心裡可以踏實些。畢竟在世時沒能好好照顧她。當時隨同的還有我表哥的兩個小孩,小孩子愛鬧,現場踩在隔壁其他墓碑上跳來跳去。我當場就動怒了…(當他老媽的面…)尷尬😓

首先,個人覺得,給祖先上墳,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緬懷,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因為我們這邊是土葬,所以到現場,會有很深的感觸)我們中華是忠孝禮儀之邦,這種傳承下來的禮儀,還是希望能保留下來。

其二、因為小孩子在場,我想用行動告訴他,百善孝為先。沒有祖先,也就沒有我們。其他的時候吵鬧沒關係,如果在這種嚴肅的場合吵鬧,那我就覺得是一種很沒有家教的行為。

如果說對大氣環境有所影響,感覺這個也不會有很大影響吧,畢竟掃墓不是天天都去做的事,而且,現在土葬很多地區都不實行了。


起風了224953583

上墳燒紙這件事,和環境扯上關係未免太牽強了一些。節日為祖先上墳,燒紙,自古有之。再倒退30年,農村幾乎家家燒柴火,地裡燒秸稈,不還是碧水藍天,草青花紅?所以說祭祀先人上墳燒紙造成的環境汙染,估計抵不上一個偷偷排放超標的企業吧?好了,言歸正傳,我們說一下上墳燒紙的意義。

首先,上墳燒紙是祭祀祖先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自古流傳至今,愚以為不是為了祖宗先人們在另一個世界的生計著想,而是為了一種精神的流傳。這種精神就是--孝。我們知道孔子的儒家學說最重“禮”,而“禮”的最終基礎是“孝”。對於祖先的祭祀,就是“孝”精神的一種表達。通過種種祭祀行為,直觀的告訴身邊的人“孝”的重要。我認為這是上墳燒紙行為的的一個依據。比如現在有人說,白事的操辦就是擋一下活人眼,這話聽著直白,實則說的透徹。實際上上墳燒紙等諸行為就是給別人看,為的是傳達“孝”這種精神。這是有意義的。

其次,上墳燒紙等祭祀行為是可以換一種方式的。祭祀是自家的事,你想怎麼來,只要是表達出了自己的感情,那你就怎麼來。比如可以在先人去世後,認養一棵樹,逢年節或空閒時間就去打理這棵樹。我相信這棵樹肯定會茁壯成長的。既美化環境,又有了精神寄託。當然,方式是自己的選擇,上墳燒紙也無可厚非,這個必須理解。

最後希望一些人不要誇大一些事情,怎麼就民俗和環境出現矛盾了呢?你可以不理解,可以反對,這是你的自由,但是請尊重老百姓的樸素思想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