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私募的危機

小私募的危機

深圳資深私募人士任明(化名)這樣形容過去四個月自己對行業、對市場的感受,“年初至今,身邊至少有6家相熟的小私募醞釀關門轉讓”。

經歷了草根時代、蓬勃發展、納入監管等階段的發展,私募似乎正在進入行業大洗牌階段。

時代已經過去了

今年年初,任明突然接到一位好友的電話,詢問他願不願意接手自己的私募公司。

當時任明有點懵,問道:“你那麼堅決從公募跳出來單幹,才2年,怎麼就不做了呢?”

好友沒多解釋,只說:“我們這樣只有個位數員工的小私募想要活下去太不容易了,並且會越來越不容易。”

彼時任明還沒有太理解,只想著深圳小私募上千家,稍微有點客戶,就能活的很好,怎麼就不幹了呢?

一直到今年3月份,任明曾經的一位老搭檔找到他,閒聊中也提及,想要趁手中這幾個產品業績還行將公司轉讓。

這位老搭檔在私募圈混跡多年,雖然公司不大,但在圈子中也頗有名氣,曾經在朋友中放出豪言:私募是他的終身事業。

老搭檔拍著任明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我覺得私募自生自長,靠個人能力生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以後就是拼團隊,拼規模,拼品牌效應,我年紀大了,讓我搭搭草臺班子還行,真去做企業,有心無力。”

此時任明才明顯感覺到,身邊的私募朋友似乎都有了脫手公司的打算。

“我數了下,今年到現在周圍至少有6個朋友都在想轉手這個事,大家情況都差不多,規模不大,7-8個人,曾經行情好時,一個人一年分紅百萬很正常,行情不好,團隊日子就比較難過。”

一年運營成本至少200萬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就算是一家小規模私募,一年基礎運營成本至少在200萬以上。

一位上海的私募基金人士透露,“私募公司開門就得花錢,房租費、水電費、人力成本等等。規模小的公司有財務、風控、操盤手、網絡維護、前臺、銷售等。規模稍大的還要基金經理、投研人員、開發團隊。一年下來的人力成本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由此算來,目前一家最低配置的私募,一年的運營成本至少在200萬元左右。

按照慣例私募“2/20”(2%管理費+20%業績提成),在行情不給力時,20%的業績提成拿到的難度很大。如果按2%的管理費預估,管理規模沒有1個億,私募公司基本上屬於倒貼狀態。

在行情不好時,眾多私募將提升規模的期望寄託於委外資金。但委外資金不僅要求嚴格、條款眾多,近期受監管影響規模還在不斷縮緊,讓這批私募活的更加艱難。

“3+3”模式班子難搭

“史上最嚴私募新規”實施之後,比以往的運作環節更加複雜,監管新舉措——“3+3”私募投顧模式(“3+3”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至少有3名工作人員有不少於3年的可追溯業績,其中業績情況需要經過託管、審計等公允機構出具相應的產品報告或其他證明材料予以證明),增加了 “智力成本”,抬高了私募類投顧的門檻。

對於生存能力強的大中型私募來說,衝擊雖然相對較小,但改變也是刻不容緩。自去年監管收緊之後,一些大中型私募就未雨綢繆。

但是對於“單打獨鬥”的小私募來說,這無疑是十分致命的衝擊,不僅僅是難以找到符合要求的投資經理和增加的“智力成本”,更多的是投資理念、投資風格、風險控制的碰撞和衝突,導致公司難以按照之前的經營模式。

私募的“階級固化”?

在深圳,曾經有無數中小私募活躍著。

“深南大道上拉10個人,可能有5個會說自己是做私募的。它是不管你出身背景的,只要能掙到錢,哪怕全公司只有你一個人也行,你就是最牛私募。”

為什麼小私募突然難活下去呢?情勢在改變——客戶訴求、監管政策、市場行情。

任明說,其實自己公司也有了吃力的感覺,“尤其在上週,報道說監管要全面清理券商資金池,不說實際層面的,就是心理層面的,對我們影響也太大。”

“私募行業變化,有市場的原因,有監管的原因,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會強者恆強,弱者難存,我覺得私募大概也到了這個階段吧。”任明感嘆。

“往年季度業績都會有一兩隻黑馬,今年業績好的都是大公司,年輕公司做黑馬也不容易了。”上海一傢俬募創始人解釋,“因為監管的原因,券商、信託現在都會選擇實力強的私募,小私募的空間越來越小。”

任明的感受或許不代表私募行業的全部,但看看私募業績,發現排名前十的基本是景林、重陽等知名私募的明星產品,排名倒數的則無一例外是不知名的小私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