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徽:她將吳健雄引向世界物理學之巔

顧靜徽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位女物理學博士,也是具有“世界物理女王”、“東方居里夫人”之稱的吳健雄的老師,吳健雄正是在其老師顧靜徽的影響、建議和引薦之下,踏上了前往美國的留學之路,並由此站在了世界物理學之巔。

顧靜徽(1900—1983)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嘉定),自幼父母雙亡,在其繼母的影響和支持下,開始刻苦讀書,先後就讀於嘉定小學和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位於蘇州的這所學校可謂是人才輩出,佳人如雲,顧靜徽在班上年齡最小,卻是最出色的學生之一,尤其以中文成績出類拔萃。

1920年,顧靜徽考入了上海大同學院(即大同大學的前身),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學,是國內首倡男女同校同班的高校,也是全國首開女禁的高校,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也是在這一年招收了8名女生入校。

顧靜徽:她將吳健雄引向世界物理學之巔

大同大學舊址

顧靜徽在這所學校受教育於無錫“胡氏三兄弟”,即胡敦復、胡明覆和胡剛復三兄弟,他們都是美國名牌大學的博士,在他們的教育和指導下,顧靜徽尤其在數學和物理學領域獲益匪淺。

大同大學以“理工”著稱,擁有中國最早的近代物理實驗室,並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採用學分制和選科制,師資大都聘請具有留學歐美背景的教授,因此一直是上海乃至全國私立大學中的翹楚,當時社會上素有“北有南開、南有大同”之說。

1923年,顧靜徽還是大同大學三年級學生時,就考取了留學美國的公費生,這一切都源於大同大學校長鬍敦復的設計,胡敦復是著名的教育家,1909年8月至1911年6月,胡敦復曾在清政府遊美學務處主持遴選了三批“庚子賠款”留美生的考試,其中梅貽琦、秉志、竺可楨、胡明覆、胡適、趙元任、姜立夫等人,都是通過胡敦復主持的選拔考試前往美國留學的。

在胡敦復引薦之下,顧靜徽於1923年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文理學院攻讀物理學,康奈爾大學是胡敦覆在美國留學時的母校,曾於1907年9月至1909年6月在此攻讀數學,並獲理學學士學位,當年那些獲得“庚子賠款”的留美學生,也以入讀康奈爾大學的留學生為大多數,顧靜徽經過三年的刻苦攻讀,於1926年獲得康奈爾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1926年,顧靜徽又考入耶魯大學研究院攻讀物理學,並於兩年後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28年9月,顧靜徽進入密歇根大學研究院,師從年輕的理論物理學家丹尼森(Dennison David Mathiss)教授研究光譜學。

密歇根大學創建於1817年,是美國州立大學中的翹楚,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物理系系主任蘭德爾(Randall Harrison)教授和物理學家庫巴(Colby Walter)教授的運籌帷幄之下,注重打造理論物理研究,丹尼森教授就是被精心培養的佼佼者,丹尼森教授與顧靜徽同庚,在其精心指導下,顧靜徽以博士論文《二氧化氯的吸收光譜和對稱三原子分子帶光譜系中的強度分佈》,於1931年獲得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這也是中國女性第一個獲得的物理學博士。

顧靜徽:她將吳健雄引向世界物理學之巔

顧靜徽

1931年9月,顧靜徽學成歸國,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物理系教授兼物理系主任,南開大學物理系創辦於1922年,是由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博士饒毓泰創立的,饒毓泰教授也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當時正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博斯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因此,顧靜徽教授有幸成為私立南開大學物理系第二任系主任。

有趣的一幕是,當顧靜徽離開密歇根大學導師丹尼爾教授到南開大學執教時,吳大猷則從南開大學去了密歇根大學師從丹尼爾教授攻讀博士學位,顧靜徽與吳大猷在彼此並不相識的情況下,在中國的南開大學與美國的密歇根大學之間準確地調換了彼此的位置,堪稱中國科學史上的一件趣聞。

顧靜徽:她將吳健雄引向世界物理學之巔

南開大學物理系舊址

1932年,中國物理學會成立暨第一次年會籌備會議上,顧靜徽是籌備委員會委員兼論文組審查人。1933年9月,顧靜徽的博士論文被美國《物理評論》雜誌,分別以《二氧化氯的吸收光譜》和《對稱三原子分子帶光譜系的強度分佈》刊登,在美國物理學界引起不小的轟動,顧靜徽實際上早在1929年就已經成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員了。

1933年,顧靜徽離開南開大學,被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聘為研究員,當時中央研究院的物理、化學和工程研究所都設在上海,與此同時,顧靜徽還在母校大同大學擔任兼職教授。

顧靜徽在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任職期間,曾指導吳健雄研究低溫下某種氣體分子的光譜,當時吳健雄剛從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畢業不久,由於物理研究所只有她倆是女性,女人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顧靜徽對比自己小一輪的江蘇同鄉吳健雄特別看重, 熱心指導吳健雄做一些物理實驗,當時他們的實驗室被分成兩間,大的是暗室,小的是討論室,顧靜徽和吳健雄都想窺探原子內部的奧秘,計劃在低溫狀態下測定某種氣體的光譜,因此花費了許多時間進行儀器裝置、氣體的淨制和獲得高度真空的工作,她們朝夕埋首於暗室中進行實驗研究,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顧靜徽認為吳健雄在物理學領域可以有很好的發展前途,但前提是必須去歐美名牌大學攻讀學位,一個以物理學為研究對象的人,僅僅只是學士學位,還是遠遠不夠的,遂建議吳健雄去她的母校密歇根大學留學,併為她寫了一封推薦信。

顧靜徽:她將吳健雄引向世界物理學之巔

吳健雄

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顧靜徽被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派往德國柏林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擔任客座研究員,顧靜徽在物理學領域內的專長是低溫物理學和光譜學,早在30年代就進行了光帶系的強度分佈研究,這次在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顧靜徽獨自研究並撰寫了《鉻釩在低溫下的斯塔克效應及其熱與磁的特性關係》,由於當時德國正在瘋狂地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備戰,顧靜徽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時發表。

1940年初,顧靜徽設法回到了國內,出任唐山交通大學物理教授,當時這所大學從唐山遷至貴州平越辦學,但時間不長,顧靜徽即轉到廣西大學擔任教授,當年物理研究所的同事施汝為也在廣西大學任教,而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也遷至桂林。

1940年8月,顧靜徽與施汝為結婚,此時的顧靜徽已經到了不惑之年了,為了科學事業而成為那個時代的剩女,顧靜徽和施汝為既是同鄉,又都是著名物理學家胡剛復的弟子,只不過二人是同師門而不同學校罷了。

施汝為是耶魯大學物理學博士,也是中國近代磁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建國以後曾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 1955年6月,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施汝為隨物理研究所遷回上海,顧靜徽則回到母校大同大學任教,這對科學家夫婦同在上海工作,但不久施汝為調到南京九華山新建的物理研究所實驗大樓工作,一年以後,顧靜徽也調到南京,出任國立編譯館編纂,並參與了《中國物理學辭典》的編纂工作。

顧靜徽:她將吳健雄引向世界物理學之巔

國立編譯館舊址

1949年至1952年,顧靜徽又回到上海,執教於大同大學,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顧靜徽被調到新成立的北京鋼鐵學院擔任教授,還擔任了物理教研室主任。施汝為則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從此,這對獻身於物理學的夫妻,終於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北京安居下來。

50年代,顧靜徽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對稀土元素進行光譜分析,由其帶領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和實驗。1956年,顧靜徽和丈夫施汝為由於思想進步,科研成果豐碩,在同一年被吸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但在當年的教授評級上,我查到了北京鋼鐵學院的教授名單,1級教授1人,2級教授4人,3級教授22人,顧靜徽博士僅被評為3級教授,不知是因何原因如此低評。

60年代初期,顧靜徽教授再次把低溫物理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自從到北京工作之後,顧靜徽曾連續當選中國物理學會北京分會第一屆至第七屆副理事長。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之後,中美之間的交流開始逐漸恢復,1973年和1977年,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回國探親訪問時,曾到北京看望自己在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時的指導老師顧靜徽教授,對當年的恩師執禮甚恭,表明吳健雄對中國的尊師尚道傳統並沒有完全忘記。

1983年1月18日,比顧靜徽還小一歲的丈夫施汝為因病去世,其追悼會由錢三強致悼詞。十個月之後,即1983年10月30日,顧靜徽也追隨丈夫而去,這對因物理結緣,並在物理學領域馳騁一生的科學家夫婦,將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他們的物理學研究和實驗。

在中國科學界,如施汝為與顧靜徽夫婦同是物理學博士並以物理學為研究對象的人並不多見,似乎只有錢三強與何澤慧及袁家騮與吳健雄兩對夫婦,施汝為與顧靜徽夫婦雖然不及這兩對夫婦知名,但他們卻是先驅者和領路人,這對夫妻甘於寂寞,有關資料甚少,尤其是顧靜徽教授,甚至連其本人照片都很難尋覓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