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擲彈兵?

是湜不是是

擲彈兵(Grenadier),假如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指扔“彈”的士兵。這很容易使人們將其同電影電視劇中士兵站在壕溝裡扔土質手雷的畫面聯繫在一起。儘管扔手榴彈的確曾一度是“擲彈兵”這個兵種的專職,但如果真的要解釋起來,不只這麼簡單,因為每個時代對擲彈兵的理解都不一樣。


假如要追溯在戰場上把“扔東西”作為武器的兵種,似乎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軍隊中的擲矛兵。這個兵種通過在戰場上投擲長矛來攻擊距離較遠的敵人。眾所周知,在以方陣作戰的時代,比起在陣線上硬衝,遠程攻擊武器可以更有效地攻擊敵人方陣的各個位置,從而使敵軍的方陣快速潰退。

(亞歷山大時期的擲矛兵)


擲彈兵和擲矛兵,就其進攻方式而言無疑有相似之處——都是將武器通過投擲的方式扔過敵陣的最前線而使其在陣線的後方產生殺傷力。據說,拜占庭人在公元8世紀的戰爭中就已經配置了“擲彈”的士兵,他們投擲裝有火藥的瓷制炸彈,同後來的手榴彈有相似之處。


熱兵器時代早期的戰鬥依舊將方陣作為作戰的基本形式——表現美國獨立戰爭、拿破崙戰爭甚至是美國南北戰爭的電影,無不熱衷於重現這種“排隊槍斃”的場面。在這種作戰中,作戰雙方通過方陣的對沖來進行較量,但每個方陣只有最前部能夠提供火力(儘管“三線戰法”可以保證方陣內的士兵輪換和輪流開火,但火力始終只產生於最前排),處在後排的槍支和居於整個軍隊後部的方陣這時就只能乾瞪眼。


試想,在一個只允許五個方陣展開的峽谷,擁有一百個方陣的大軍和只有十個方陣的軍隊遭遇——除了能在“絞肉”式的作戰中堅持更長的時間外,人數優勢明顯的一方實際上並不能在這種對戰中獲得多少戰術優勢。


假如領導一百個方陣的大軍的首領是法王路易十四,他不想被只有自己十分之一兵力的敵方拖累,他想要贏,怎麼辦呢?除了叫來大炮,法王決定選拔部隊中臂力驚人、身高過人的健壯士兵組成擲彈兵方陣,通過投擲手榴彈的方式擊潰敵軍的陣線——這就是現代意義上的擲彈兵的由來。十七世紀晚期,法王路易十四在他的部隊中組建了擲彈兵,這些士兵也配備有槍支,但在對陣中,身材健碩的擲彈兵們就會在射擊和推進過後,拿出手榴彈扔向敵方,在破壞敵方陣型的同時把敵人炸懵,接著在集體衝鋒中將敵人徹底沖垮。


路易十四究竟憑藉他創造的這一兵種收穫了多少勝仗不得而知。但在路易十四之後,歐洲的許多國家如普魯士、英國,以及之後的法蘭西帝國,都配置了擲彈兵這一兵種,由此可以大致猜測擲彈兵的出現給歐洲軍事帶來的影響。

(邦克山戰役中的英國擲彈兵)


然而,擲彈兵這一兵種在戰場上獲得的優勢並不長久。隨著膛線的普及和榴彈的改進,不論是槍支還是火炮,射程、精確度和殺傷力都明顯提高,戰事往往還沒到足以擲彈的距離便宣告結束,擲彈兵的“擲彈”功能便漸漸失去了效用。擲彈兵作為獨立的兵種逐漸推出了歷史舞臺,但“擲彈兵”這一名號卻並沒有因此消失。


從此以後,“擲彈兵”——就如同近衛軍一樣——作為一種對精銳部隊的標識和榮譽被保留了下來。例如在法國出現了“近衛擲彈騎兵”和“擲彈炮兵”的兵種,但他們的功能同“擲彈”這個動作本身已經沒有什麼聯繫,而僅僅是作為一種代表“精銳部隊”的稱號,象徵著其戰鬥力與身份。


此後的戰鬥形式日益變化,方陣對沖的場面不再出現。可是到了一戰,塹壕戰的僵局又一次使擲彈成為“剛需”——在雙方戰壕距離太近,火炮的轟炸成為不可能的時候,通過擲彈筒發射炮彈便應運而生。消失已久的“真正的擲彈兵”又一次出現。但使用擲彈筒的部隊和“擲彈兵”部隊遠不是一回事,“擲彈兵”作為精銳部隊的稱號在一戰時也同樣存在。擲彈筒部隊想要耍小聰明,把自己部隊中的“筒”字去掉,使自己也變成“擲彈兵”,結果遭到那些在戰場上從來不“擲彈”的擲彈兵們的集體反對,最後只好不了了之。


到了二戰,德國國防軍發明了“裝甲擲彈兵”。這種步兵事實上可以被理解成摩托化步兵。他們乘坐裝甲車、摩托車,與坦克協同配合。相對而言,乘坐摩托車、裝甲車的“裝甲擲彈兵”移動速度更快,在進攻中可以迅速突進,在僵持中可以進入坦克戰車無法進入的地區,或在戰線上來回穿插給坦克部隊製造機會,在防禦和撤退中也可以擔任後衛、佈置防線。既可以和坦克保持相同的速度,又可以完成坦克不能完成的工作,因此,裝甲擲彈兵是德國陸軍的精銳部隊。


當然,儘管這些步兵同樣裝配了手雷,但真正能夠代表他們戰鬥力的卻是MG42通用機槍、MP-40衝鋒槍和各種型號的半履帶裝甲車——儘管仍叫“擲彈兵”,但其作戰方法已經離擲彈越來越遠了。

(德國國防軍的裝甲擲彈兵部隊)


今天,手榴彈在機械化戰爭中越來越居於邊緣,但“擲彈兵”這一稱號作為精銳部隊的象徵,依舊活躍於歐洲各國。


參考文獻

部分參考:[英]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