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艦導彈末端蛇形機動真的是為了躲避攔截嗎?

手機用戶51845730477

現代化反艦導彈在飛行末段都會進行各種機動以提高其的突防概率,蛇形機動就是其中一種較為成熟的末段機動,它大大增強了現代化反艦導彈的突防能力,尤其是增大了艦空導彈的脫靶量(在艦空導彈的靶平面內,實際命中點相對於靶心的誤差),使得攔截成功率大大下降,已經各國海軍面臨的嚴峻挑戰。

一般來說,反艦導彈的蛇形機動分為水平面的蛇形機動和垂直面的蛇形機動兩種。從原理上看,反艦導彈的蛇形機動飛行是利用導彈的過載控制(法向彈道的加速度),根據反艦導彈和目標艦船之間的相對距離(反艦導彈導引頭提供),推測艦空導彈可能的發射時間區間,進而確定有利的機動開始時間、機動週期、機動次數和機動結束時間等,通過等幅等頻的航向舵偏指令控制反艦導彈進行蛇形機動飛行(其突防過程主要包括:準備攻擊階段,反艦導彈導引頭的末制導雷達捕捉、跟蹤目標艦船後,實施直接導引控制,完成自導;機動飛行階段,在滿足蛇形機動飛行的條件下,反艦導彈由準備攻擊階段進入機動飛行階段;攻擊飛行階段,在滿足機動飛行結束條件下,反艦導彈結束蛇形機動飛行,進入自導控制狀態,直至命中目標)。

根據相關的仿真和數值模擬結果來看,反艦導彈採用高低結合飛行彈道,並且配合末段蛇形機動飛行(其幾何圖形為多個圓弧形連續疊加組成),然後進行俯衝攻擊,可以有效規避艦空導彈的攔截,提高突防概率,增強打擊效果(對反艦導彈的航向誤差、導引頭誤差、側向機動能力、高度和姿態控制等要求較高)。


虹攝庫爾斯克

答案是,並不是,反艦導彈的蛇形機動雖然有增大近防武器攔截難度、提高導彈生存率的效果,但是其目的並不是為了躲避攔截。

眾所周知,現代的反艦導彈在命中目標之前,彈道軌跡十分飄忽,就像在做蛇形機動。比如在今年3月27日的南海軍演中,我軍發射的鷹擊12型反艦導彈,在精確命中靶船之前,就做了一個蛇形機動。

為什麼末端導彈會做蛇形機動呢?

這要從反艦導彈的制導模式說起。一般來講,反艦導彈都採用的是捷聯慣性/衛星定位制導/無線電指令中段制導+紅外/主動雷達末端制導的形式。比如鷹擊12就採用的是捷聯慣性+北斗中段制導和主動雷達末制導。因此,在導彈飛到目標附近時(一般為20-40千米),末端制導系統開機,開始持續搜索跟蹤目標。但是,在搜索並確定目標後,導彈的制導雷達並不會關機。這是因為敵艦一直處於高速運動狀態,且導彈接近目標時敵艦會進行劇烈機動。因此,為了確保命中,導彈的彈載雷達必須全程開機,從而實時獲取敵艦的運動狀態和位置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不斷地修正自身的運動狀態,進而確保對敵艦的實時跟蹤,直到命中目標。

而正是反艦導彈在末端主動雷達開機到擊中目標的過程中,導彈為了確保命中,就必須隨時根據已獲知的目標的位置與狀態修正自己的運動狀態,而這個修正狀態的過程,在外界看來,就像導彈在做蛇形機動一樣。實際上,不僅現代的導彈在末端是蛇形機動的,哪怕是古老的SSN2“冥河”型反艦導彈,在末端也是蛇形機動狀態。比如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命中之前,水手就看到,在彈載雷達搜索到目標之前,導彈似乎只會命中軍艦後方400米左右的地方。而彈載雷達搜索到目標之後,導彈隨即開始轉向,但是軌跡並不是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飄忽不定的類似字母“S”的曲線。而正是這個飄忽不定的軌跡,讓埃拉特號驅逐艦上的高射炮所有的攔截行為都變成徒勞,直到導彈擊中軍艦。

所以,反艦導彈的末端蛇形機動,是導彈在彈載雷達的指引下不斷修正自己的運動狀態的結果,並不是為了躲避攔截。


兵器次元

 以攻防態勢和工程設計需求為背景,從研究目標水面艦艇的反導防禦能力入手,研究反艦導彈末端蛇形機動的作戰使用方法.首先對水面艦艇的反導防禦體系進行建模,研究反艦導彈和艦空導彈的攻防對抗過程,然後在此基礎上研究反艦導彈的蛇形機動突防方法,並進行仿真分析,最後以攔截彈平均脫靶量最小為評價指標選擇最優的末端蛇形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