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銅幣很多,是不是就說明宋朝很富裕?其實是另有用途

歷來有一種觀點,認為宋朝銅幣多,所以宋朝就很富裕,將貨幣數量當成了經濟總量來進行評估。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我們翻閱史籍再聯繫當時的形勢就會發現,宋朝銅幣多或許另有用途,不僅不能代表富裕,反而代表宋朝的“積貧積弱”。

這是怎麼回事呢?

宋朝銅幣很多,是不是就說明宋朝很富裕?其實是另有用途

現在流傳下來的古代銅幣,宋代銅幣佔了很大比例,宋代銅幣不僅數量大而且品種多,宋朝統治300年間鑄造發行了43種不同的貨幣,其總量超過唐代的20倍。

如此龐大的貨幣總量,是不是就代表宋朝經濟發達,需要的貨幣數量大呢?

其實並不全是。

宋朝確實比較有錢,但是他的有錢僅僅是政府和部分精英階層。因為宋代土地政策很自由,土地兼併十分嚴重,再加上宋朝強幹弱枝的國策,導致地方財政十分拮据,平民百姓被地方官吏刮地三尺,換言之,宋朝的富有是典型的“國富民窮”。

另外,即便是宋朝政府有錢也是“虛胖”,因為宋朝要養活龐大的官僚機構和龐大的禁軍,就是我們俗稱的“三冗”。北宋末年,軍費開支達到了政府預算的70%以上,這個國家是正常國家嗎?

所以,僅僅就經濟形勢來看,宋朝並不需要這麼多的貨幣,那麼宋朝政府為什麼還要鑄造這麼多的銅錢呢?

宋朝銅幣很多,是不是就說明宋朝很富裕?其實是另有用途

答案很簡單,就是為了搜刮民財嘛。

我們現在都知道,超發貨幣的後果就是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吃虧的肯定是平民百姓。

舉個典型的例子,北宋末年爆發了“常勝軍”事件,簡單的說就是宋朝為了抵禦金而招募了一批僱傭軍駐紮在燕山,人數約有五萬人馬。

為了養活這五萬軍隊,宋朝政府砸鍋賣鐵,但錢還是不夠,怎麼辦呢?就搜刮百姓,史書明文記載,宋朝政府在這段時間哄抬物價,當地米價瘋漲,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宋朝官吏的盤剝,因此這個地區的百姓後來直接倒戈金人,成了金軍南下的急先鋒。

宋朝銅幣很多,是不是就說明宋朝很富裕?其實是另有用途

我們看,號稱“天下第一富”的宋朝政府在危難中連五萬軍隊都養不起,可見其經濟實力並非我們現在一些人吹噓的那麼強。

其實道理很簡單,貨幣數量多不代表你購買力強,舉例來說,假如唐代的米是一石十文錢,而你宋代的米達到一石几百文,請問就算宋朝比唐朝貨幣多20倍又能代表什麼呢?就能代表國家真實的經濟實力嗎?能代表百姓的生活狀況嗎?購買力完全不同啊。

另外,宋朝大量鑄造貨幣也並沒有實現“金銀銅貴金屬內流”,相反,宋朝是大量的金屬外流,史書稱“本朝每歲鑄錢以百萬計,而所在常患錢少,蓋散入四夷,勢當爾也。”

宋朝末年基本可以說是死於錢荒,宋朝說到底就是一個臃腫的胖子,體積大但十分虛弱。

至於近些年有人吹噓的“宋朝DGP佔當時世界的80%”,這種觀點早就有人進行了反駁,本文不再贅言。

我們教科書上說宋朝“積貧積弱”,是一個比較符合事實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