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曹孟德 亂世梟雄也

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起義軍中,曹操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佔據兗州,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份,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後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曹操是個官三代,更準確地說是個閹三代。

其父曹嵩是老一代宦官領袖曹騰的養子。在東漢王朝眾多的宦官子弟中,曹嵩稱得上出類拔萃——撈錢送錢的本事不明覺厲、細思極恐,連太尉這樣的高官都能買到手。

曹操 曹孟德 亂世梟雄也

曹操

青年時代的曹操告別了少年時代的放蕩不羈、任性頑皮。自進入仕途起就決定做一個樣板兒式的好官,把什麼不畏權貴啦、嚴格執法啦、直言敢諫啦,保境安民啦這些約定俗成的用來形容好官兒的標籤掙了命地往身上貼。可朝廷不賞識他也就罷了還處處搗亂,把他當成球一樣踢來踢去。

曹操不是被嫌棄,而是幹得太用力。黑色幽默之處在於,一心報國的他之所以還能混得下去只是因為他有個一輩子同流合汙的老爹。老爹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碰壁的機會,既然從政實在不行那就還是從軍吧。

84年(29歲),黃巾之亂,朝廷任命曹操為騎都尉,前往潁川鎮壓。由於鎮壓黃巾軍有功,升任濟南相,任職後罷免了貪汙官員約8成,並嚴令禁止當時風行的宗教迷信。據說因為曹操當政素稱嚴明,濟南郡一帶作亂之徒聽說曹操要來了,都紛紛潛逃到別的郡縣。曹操被任命為東郡太守,但是曹操沒有就任,稱病回鄉。當時天下紛亂,先是發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靈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被曹操拒絕,後來王芬事敗自殺。接著,又有西北金城郡(今蘭州)的邊章、韓遂殺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餘萬反叛朝廷。

曹操 曹孟德 亂世梟雄也

這個曹操好帥

後來的曹操刺殺董卓,雖然失敗,首舉義旗,討伐逆賊董卓,無疑為曹操贏得了足夠的人氣與政治資本。當董卓穢亂朝綱,把東漢政權搞得烏煙瘴氣,群臣惶惶不可終日時,曹操能夠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反董卓的立場,並矯詔各道,招集義兵,共同討伐董卓。

到了董卓進京之後,直接把皇帝換了,漢獻帝劉協因此上位。董卓廢立皇帝的事情遭到了天下諸侯的反對,十三路諸侯在酸棗會盟。諸侯們指責董卓大逆不道,一起盟誓討伐董卓,扶廢帝劉辯迴歸帝位。十三路諸侯不是要扶劉辯迴歸帝位嗎?結果董卓來了一招釜底抽薪,把當時已經是弘農王的劉辯殺了。董卓這一招確實高明啊,劉辯死後,十三路諸侯沒有共同目標了。他們圍繞著誰當皇帝的問題,發生了嚴重的內訌。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奉袁紹為盟主。奈何袁紹乃鼠目寸光之人,難堪大任。《三國演義》第5回,董卓部將華雄在氾水關連敗盟軍,正當盟軍手足無措之際,關羽挺身而出,願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當袁紹聽說關羽只不過是劉備手下的一個馬弓手時,面露不屑,袁術更是要將關羽“打出”。危機關頭,曹操制止了袁術的魯莽,認為關羽“儀表不俗”,“既出大言,必有勇略”,果斷推薦關羽一試身手,並溫酒一杯,與關公對飲。事實證明,曹操能慧眼識關羽,並能做到重才,敬才,用才,最終,關羽在溫酒斬華雄一役中展露身手,睥睨群雄。

曹操 曹孟德 亂世梟雄也

真英雄

曹操用畢生的時間控制了皇帝,穩定了整個北方。他本人虛懷若谷,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能夠虛心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張繡反叛之戰,輸了,曹操作自我檢討,說“張繡投降了我,錯在我沒有馬上收取他的家屬做人質,他才敢反叛,導致了今天的局面。我已經吸取教訓了,大家觀察我,從今往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烏桓之戰,贏了,回來之後,曹操調查當初誰反

對打這場仗,大家都很害怕,以為要秋後算賬。結果曹操厚賞了那些提反對意見的人,說:“我這次出征,非常危險,僥倖贏了,還是靠的運氣,這不是常有的事。你們的勸諫,是真正的萬全之計,所以要賞賜你們,以後不要為提這種意見感到為難。”

正因為如此曹操才能笑到最後,成為真正的梟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