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哭窮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劉國東

對孩子哭窮的時候,大家是否想過,我們為什麼要對孩子哭窮?我們哭窮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真的應該哭窮嗎?如果我說,只有愚蠢的家長才會哭窮,你同意嗎?

一般情況下,父母對孩子哭窮,是由於父母沒有能力或者是不想滿足孩子在物質上要求。前者家裡真的窮,後者家長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只是不想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

我們首先來分析第一種情況。


如果家裡窮,我不建議父母對孩子哭窮。因為家裡的經濟狀況,家裡的貧窮,孩子是可以看得見,感受得到的。他的心裡已經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了。如果家長再對孩子進行哭窮,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打壓,有些孩子會想方設法改變家庭經濟狀況,改變命運,想賺錢,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有的人會因為慾望太強烈,追求過快的賺錢速度,因而劍走偏頗。

經濟條件不好的家長,如果孩子想要的東西是真的有用,我建議家長還是要滿足為好。“在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同時還要正確引導孩子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家庭經濟現狀,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家庭中要創造樂觀的環境。不能讓窮這種命運始終縈繞著孩子。樂觀努力,健康向上,積極的去面對,命運真的會改變。


其實你會發現很多名人,很小的時候,家裡真的很窮,但是都有一對開明的父母,他們不是讓孩子承擔這種貧窮的結果,而是幫助他們塑造積極樂觀的心態。

第二,我們說一說,家長可以負擔得起,但是不想滿足孩子物質需求,這種情況下,家長通常會哭窮。說得更直白一點,裝窮。有的家長會說媽媽沒錢了,媽媽買不起。但轉身你就給自己買了一件化妝品或者一件衣服。孩子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他明明知道家裡買得起,但是父母就是不給他們買。這就是他們心中的第一感覺。

所以我認為家長不要跟孩子哭


窮,而是要講道理,告訴他為什麼這個東西不能買,而不是一味的哭窮。要從理論上去說服他。所以,當你想跟孩子哭窮的時候,想想到底是什麼原因?

1.想讓他節儉,不可以浪費。

2.確實沒有買的必要,家裡已經有類似的物品。

3.沒用。

4.超出他年齡所消費的範圍

等等,還有你可以想得到的原因。我們在告訴孩子,要理性消費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財商,幫孩子認識和管理財富。為將來創造更多的財富打下基礎。


嘗試跟孩子講道理,多試幾次,你會發現他比以前懂事多了。一味的哭窮,只會造成孩子對抗的心理。可能你只是暫時達到了阻止他買東西的目的,但是卻埋下了更大的其它隱患。

總之,用哭窮的方法來組織孩子消費是不明智的做法。你同意嗎?

我是J媽,碩士,翻譯+教育行業十多年的經驗,現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關注我的朋友,會在五月免費得到我錄製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視頻課程,同時組建學習打卡團,讓我們共同前行。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謝謝!


J媽學堂


李 娜,多倫多國際心理中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中國心理學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高級家庭教育導師,正面管教家長課高級導師;從事兒童心理教育研究和實踐工作十餘年,全國進行線上、線下數百場家庭教育講座,讓數萬家庭受益。

能對孩子哭窮的,一般是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家裡經濟真的不佳,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家長多數會愁眉苦臉,內疚情緒嚴重的告訴孩子“這個我們不能買,因為媽媽或咱家現在沒有錢,等有錢啦,媽媽一定第一時間就買給你好嗎?”會以這種商量和虧欠的語氣表述給孩子聽。

情緒的感染是真實的,孩子也能深深的感受到家長的無奈,即便孩子真的想要,他會自己暗下決心:將來我一定自己掙錢來買這個。一般我們也在影視劇中看到這樣的孩子,可能就是這一個小小的觸動,讓孩子有了拼博向上的動力和目標。當他們成年後,多數會有所成就。

第二種情況:一般是家長不想給孩子買什麼,因為家裡有,因為家長認為不重要,因為那個不是家長想要的,因為孩子是無理取鬧等等,總之就是以各種理由藉口來阻止孩子的這種索要。

一般家長都會用心平氣和或是嚴肅嚴厲的語氣說:“媽媽沒錢啦,媽媽沒帶錢,媽媽錢花完了等。”會以這種欺哄的語氣和孩子交流。但孩子真的會信嘛?不會的。他們會哭著說:“媽媽騙人,媽媽說謊,媽媽是大壞蛋,你就不想給我買等等”。孩子會對媽媽產生怨恨,從而埋下對媽媽不滿的情緒。

從此孩子會再想辦法讓家長花更多的錢,達到報復的作用。所以有些孩子花錢是不會產生心疼感,有時會有一種快意感。

所以對孩子哭窮,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卻為以後埋下更多的隱患,正確的解決辦法是說明真實原因,即便孩子會哭鬧不聽,也不要以哭窮撒謊的方式來解決一時的需求。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一、父母哭窮,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父母哭窮,對大大咧咧的孩子來說,可能不受影響;但對心思細膩的孩子,卻如泰山壓頂般沉重,它讓一個孩童的內心變得貧瘠而自卑。

“又亂花錢,錢的天上掉的嗎?”

“不會掙錢,倒是很會花錢嘛”

“我們家窮,不比XXX家,你別瞎攀比”

這些沉重的話語讓孩子一花錢就有負罪感,在本該天真無邪、探索世界的年紀,卻過早的學會用金錢考量一切。

他們長大後對外界只敢說“好”、“可以”、“沒關係”。他們經常討好別人,認真完成任務,規規矩矩生活,卻常常活不出自我。

為此,在培養孩子金錢觀念的過程中,怎麼掌握一個度,便是做父母的智慧。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剋制孩子亂花錢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在金錢上有安全感,確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二、父母哭窮,讓孩子敏感脆弱

貧窮的種子一旦種在心裡,會讓人變得非常敏感。任何與金錢有關的事,都會上升到對自尊的挑戰,於是他們不肯接受別人請客,也不願接受真心的幫助,他們害怕別人是因為自己窮才這樣做;甚至去商場銷售員一個無心的眼神,都能夠刺激到心中那根窮的神經線和自尊心。

這一切就像是得了一種如影隨形的病,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從此揮之不去。


三、父母哭窮,會讓孩子丟失了格局

我之前給幾個不同的孩子補過課,我發現有個孩子為了節省來回12塊的地鐵錢,會花2小時走路到我家,下課後再走回去;我曾對他這樣是把學習的時間浪費在走路上,但是孩子回答:“媽媽說不讓我亂花錢,要勤儉節約。”

而另一位孩子是怎麼幹的?他為了將1小時的路程節省至20分鐘,不惜花20塊錢打的士。我問他你這樣花錢媽媽知道嗎?他說這是媽媽讓他這麼做的,早點回去,早點寫完作業,晚上也可以早點睡覺。

父母的一念之間,讓孩子對事情的認識差之千里。這就是格局!

父母哭窮,孩子可能會為了節省幾毛幾分,將時間花在一些並不能讓自己增值的東西上面,失去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接觸世界,當然各方面都比別人落下一大截。

四、父母哭窮,讓孩子過上打折的人生

對孩子哭窮,往往還沒如願培養出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就先傳輸給孩子兩個錯誤的邏輯:

邏輯一:貴的東西不要買,我們沒錢買不起。

邏輯二:買廉價的商品就代表節省。

所以孩子在成人後,只懂得廉價就是王道,而不懂辨別商品的真正價值,沒有性價比的概念。

而那些廉價的商品質量不高,導致他們的購買頻率提高,又陷入一個“買廉價商品,短期損壞,繼續買廉價商品”的死循環。永遠過著打折的人生。


五、父母哭窮,培養出了孩子的奴性

愛哭窮的父母,會在無形中用金錢來控制孩子: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給你買XXX了啊!”

只需一句話,孩子變乖乖服軟。父母們得意於這把金錢的武器真好用,專治孩子各種不聽話,卻不知道這樣的話像是戴在孩子頭上的緊箍咒。只要掌握了咒語,誰都可以念。

“你不好好加班,這個月的績效就別拿了!”當老闆這樣說。

“你敢和我鬧離婚,讓你一分錢都拿不到!”當出軌的老公這樣說。

“你不幫我做假賬,公司的股東名單裡就把你除名!”當合夥開公司的朋友這樣說。

父母刻意的哭窮,孩子更加重視金錢的重要性,從而為人所利用。更讓孩子離小時候那個正直善良、勇敢陽光的自己越來越遠了。

六、父母哭窮,扼殺孩子的撒嬌

重情重義的孩子會時刻記得父母的話,“我們家裡很窮,要節省”,於是他們變得越來越懂事,正是印證了那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這樣的孩子最怕聽到一句就是媽媽說“你真不懂事呀!”

很多從小就懂事的人,想起童年裡的喜歡卻沒買到的那個心愛之物,都覺得遺憾又心酸。


七、父母哭窮,讓孩子精力分散影響學習

“為了給你報班補習,老爸老媽起早貪黑只差沒賣腎了,你再不好好讀書對得起我們嗎?”

“我們家就靠你了,你不努力。我們這麼辛苦地活著也沒什麼意思。”

“我就後悔生了你,沒有生你我就不會過得這麼辛苦。”

這些話聽多了,孩子會不由自主的去思考貧富差距,陷入金錢困擾,體驗沒錢的滋味,還怎麼專心學習?


八、父母哭窮,讓孩子一切向“錢”看

父母哭窮會傳遞給孩子一個觀念,貧窮=百事哀,於是孩子為了快樂、為了物慾、為了尊嚴....變得一切向錢看。

有些人為了掙錢拼命工作,不懂愛惜自己的身體。結果前三十年用命賺錢,後三十年花錢買命。

有些女孩為了掙錢,變成拜金主義,不懂愛惜自己的清譽。等有一天後悔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早已失去許多珍貴的東西。

有些官員為了斂財,不惜觸犯法律。損害國家利益的同時,自己鋃鐺下獄。

更有人即使真的擁有了很多金錢,還是無法獲得他想要的快樂,因為他不懂真正讓生活更為輕鬆和快樂的,是人心。


“父母在童年滿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來在哪些方面就會流動而不執著,有自由去體驗更高級的需求層次。”否則物質一直未能被滿足的孩子,長大後容易惟利是圖、處處追逐金錢,都是小時候窮怕了導致的後果。

九、父母哭窮,讓孩子失去成功的機會

莫言的母親從不對孩子哭窮,莫言在回憶自己的母親一文裡提到:

“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飢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她一邊捶打野菜一邊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

我的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地活下去。”

後來,莫言成了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0種語言,被全世界讀者所喜愛。

即使真窮,也不哭窮,能養出世界級優秀作家的母親,一定是用愛、用心、用樂觀澆灌著孩子的心靈長大。

還記得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嗎,窮困潦倒的黑人克里斯,即使帶著孩子流浪街頭睡公廁,從頭到尾也沒有對孩子哭過窮,硬是為兒子撐起了一片朗朗晴空。

不論你是真窮還是裝窮,也不論你的目的是想教育孩子懂事還是節儉,都不應該通過“哭窮”的方式為孩子天空籠罩一片陰雲!


是的,我們既應該讓孩子懂得勞動光榮和生活不易,也應該保持他們內心的適度寬裕。因為“有錢”的孩子,才能放眼看世界!


關注大白熊孩子育兒,獲取更多育兒知識,更多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大白熊悉心為您解決



大白熊孩子育兒

我們小時候,不需要父母哭窮,我們就知道自家有多窮。所以真正的貧窮,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因為本來就窮,這是現實,我們可以接受自己來自於窮苦人家。

現在很多父母可能會和孩子說,我們家沒有多少錢,你不能見一樣就喜歡一樣,沒有那麼多錢給你買回家。
如果用這種方式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我覺得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不行在哪裡呢?你會注意就會發現,那些一邊說沒有錢給孩子買玩具,又一邊滿足孩子的要求,這種情況,我就認為他們是在孩子面前哭窮。


這樣的哭窮,對孩子沒有一點點的作用,他只會認為父母在逗她玩,只要堅持,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到手。

另外一種哭窮,明明家庭條件還不錯,但是孩子不管想要什麼都不給,不管是正當的要求,還是看到喜歡的東西,父母通通的一概不允許,有時候還會說窮養的孩子更有能力。
我前面說了,如果家庭真的窮苦,孩子是不會為難父母的,要不怎麼會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

就是這種本來日子過得還不錯的,故意什麼都不滿足孩子的要求來對待他們,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挫,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在父母的心裡,若有若無都可以。

因為他們會發現別的孩子和自己完全不一樣,別的孩子都可以通過父母,得到自己非常喜歡的禮物,而自己,不管多麼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承諾。

長期這樣,很容易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可能不會給父母提什麼要求,自己也越來越沉默,性格也越來越孤僻,不喜歡交朋友,有可能因為性格交不了朋友。
這些都拜父母所賜,因為父母忽略了孩子的需求,把他們逼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正常要求時,他要的東西對他又很有紀念意義,哪怕真的很窮,家長都要滿足他們一次,這一次的獲得,他們一定會銘記於心永遠感恩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和愛。當然,如果你沒有滿足他們,失落的感覺,也會陪伴他們很久,自然也會記恨你們很久很久。


梧桐話仙

父母經常對著孩子哭窮,對孩子的幼小的心靈影響肯定是非常大的。父母對孩子哭窮的目的無非是想讓孩子勤儉節約,但是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我們來看看這樣做對孩子有什麼危害?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去?

危害

1、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正常需求,當父母一次次的告知孩子掙錢不容易自己家裡沒錢後,孩子會變的“懂事”不再問父母要錢買東西,以至於以後想要學習的東西和有用的東西都不敢向父母要錢去買。

2、讓孩子變得摳門從而影響的他的交際,孩子總是揹負著家裡沒錢的概念,每花一分錢都覺得對不起父母,他捨得拿自己好不容易買的東西分享給小夥伴嗎?答案肯定是不會的,久而久之周圍的小夥伴也許都會不跟他玩了。

3、讓孩子變得自卑,因為家長的哭窮,會讓孩子覺得低人一等,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這樣的心理也許會影響他的一生。

雖然我們不主張養孩子鋪張浪費,有求必應,但是我們要適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父母在童年滿足了孩子那些方面,孩子未來在那些方面就會流動而不執著,有自由去體驗更高級的需求層次”。所以以為哭窮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法,我們想控制孩子亂花錢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適當的把家裡的經濟大權交給孩子打理,每天孩子負責家裡的開支,時間久了就能感受到節約的重要。

2、讓孩子學會理財

3、買東西要有選擇性,選擇性價比合適而且最為需要的。比如孩子想要買好幾個東西,可以羅列出來,分析每個東西的價格和用處,從而選出最為需要的,這樣也可以讓孩子減少亂花錢的機會。


幫媽媽育兒

家長往往把跟孩子哭窮當成一種教育手段,覺得這樣可以給孩子一定壓力,讓孩子懂得更加奮發圖強,更加努力學習,也更加體諒心疼父母對父母更孝順!我覺得現在80後的人做了父母很少在會用這種方式,去【教育】【激勵】孩子了。

但是80後的父母那輩人,這卻是常用的教育方式,我這麼說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只是從我自己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我們80後的人說起自己父母那輩人的家庭教育,反正大多數多有這種【貧窮教育】

但是那個年代不能說父母在哭窮,那時候是真的窮,其實孩子生活在家裡,自己家庭什麼條件心裡也是有數的,父母不說孩子自己心裡也有壓力,也知道自己家庭不能滿足自己有很多好看衣服穿,有很多好吃的零食吃,甚至也知道自己每年的學費父母都是借來的,孩子也壓抑了自己很多心底渴求的願望,只因為知道自己的父母也不易!


但是即便如此,如果父母直言不諱的告訴孩子,我們家很窮,所以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將來要養家,將來不要像我們一樣沒有本事種一輩子地!這是我小時候我爸爸跟我說過的話,孩子聽到這樣的話,內心的壓力有時大的一個孩子根本無法承受!這不誇張!

在我爸爸這種貧窮教育下,我初中就輟學了,那年15歲,沒辦法,上不下去了,上學每一天都是煎熬,想到爸爸不斷告訴我家裡怎麼怎麼窮,要我好好上學,他覺得他是良藥苦口,但是我內心的恐懼和自卑他根本不能體會!

我不敢上學了,我就想我才上初中,學費都要借來交,我還要再上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這要花家裡多少錢?家裡怎麼供我?我要多久才能長大參加工作能掙到錢?對未來的迷茫和恐懼,讓我覺得上學是件罪惡的事,所以我想早早輟學,也去工廠打工,幫助家裡掙錢!


對於我的輟學我爸還很氣憤,還覺得我說了那麼多叫你好好上學你都聽不進去,我聽進去了,在快20年後的今天,我依然清晰的記得那些話,那些話像塊千斤重的石頭壓在我背上,那時年幼的我根本扛不起來!

我多希望父母永遠不要對我說那樣的話,我也知道自己家境一般,在父母給我借學費的時候我也有暗暗起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父母,我學習成績本來也不錯,但是再一次次聽到我爸把他自己的窮困告訴我,說他的各種不容易,各種艱難,並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我身上時,我真的無法承受,小小年紀,便對未來沒有了任何美好的設想,只對未來感到壓力和迷茫,覺得自己存在就是為了替爸爸分擔壓力


到了社會上才明白,由於早早輟學,沒有學歷沒有一技之長,我只配做餐廳服務員,或者工廠基層工,掙錢也少的可憐,也後悔自己當初怎麼不繼續上學,也恨過自己爸爸,為什麼要把他的貧窮壓力嫁接到我身上,讓我無憂無慮的上學讀書不行嘛?覺得不給我施加貧窮教育我就不會好好唸書嘛?

恨自己當時太顧及父母,也許當時應該不管他們怎麼說窮也要繼續上學,讓他們砸鍋賣鐵,甚至去獻血也供我上學才是對吧?

現在以成人的角度來看,當時自己的想法幼稚,看的不長遠,但是那是我只是個孩子,我能有多成熟,思想能多有遠見?
現在我也有孩子了,我堅決不對孩子做【貧窮教育】,我的生活確實也不貧窮,但是即便貧窮,我自己有再大的生活壓力,我也不會對孩子說這些,不給她幼小的心靈背上沉重的負擔!讓她有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


加勒比海帶卷

父母哭窮應該是我們80後父母的專利,那個年代確實生活條件差,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哭窮的習慣絲毫沒有改變。因為總覺得自己家窮,買什麼東西我都選擇最便宜的,工作後工資基本只花一小部分,剩下的存入銀行。也曾抱怨過父母,覺得節省讓自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社交能力(人際關係是需要用錢💰來鞏固的)。知道結婚後自己過日子才明白父母為什麼會哭窮。

當然,我也會在孩子面前哭窮,大多數是她們問我要零食時,總會說沒有錢💰。我只是想讓他們養成節約的習慣。唯一和父母不同的是,女兒上初中後,我開始鼓勵她自己拿錢,因為她已經懂得了如何使用金錢,如何控制自己不買那些無用的東西,每週一給她一週的零用錢,她基本到週五還會有剩餘,還會大方的請好朋友吃她們最喜歡的零食。


父母哭窮對孩子的影響不一定都是負面的,讓孩子們知道如何管理金錢,讓金錢的作用最大化,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小布點mami

父母對孩子哭窮可不好。可能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而且還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接受現狀、不求上進的心態。

記得以前讀過一篇文章,家裡比較窮,但是父母從來不跟孩子說自家很窮這件事。有時孩子上學回來說同學那裡有什麼新鮮東西,他父母也不會生氣,不會覺得孩子在羨慕別人、埋怨自己。

如果父母也覺得兒子說的這東西不錯,他們就說,你看你上學多好,爸媽都沒機會見到,你好好學習,將來掙錢也買一個。孩子就很高興地說,行,您等著,回頭我上大學,掙大錢,帶您也見見世面。

我覺得這對父母的做法就很好,既不那麼敏感於孩子“眼紅”別人東西,又鼓勵了孩子上進。說白了,這父母有自信心,所以才能做到這點。

如果家長一味哭窮,孩子肯定會感到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那些看起來美好的事物。短期來說,或許在同學交往中會有顧慮,變得孤僻;從長期來說,長大後在愛情、事業方面都可能不敢放手去追求。

如果孩子看中的東西,家裡買得起,但暫時不想給買。一來可以坦誠相告,比如你是學生,現在買來這個會干擾你的學習;二來可以說等待一段時間,比如等生日或者春節時作為禮物再送給孩子,讓孩子學會等待。

如果孩子提到的物品距離家庭收入比較遙遠,比如看到別人家房子很大。那也可以把計劃定遠一些:目前我們還負擔不起,爸爸媽媽努力工作,你也好好學習,將來工作後就可以買了。


搬書回巢

我外公是山東大學畢業的老師,我父親個體,母親國家單位。由於受高素質家庭的影響,從小父母就讓我有錢的意識,而且過得算比較節儉。我從小就沒怎麼吃過零食,手裡也沒有零花錢,我從來不覺得我低人一等。在學習跟教育上父母是一點也沒虧待我。我從來沒有覺得錢是體現人的一方面,也從來沒有自卑過。我的衣服很多是商品城買的,當然也有牌子貨,上學也是一起啃饅頭鹹菜。我現在結婚後依然比較節儉,但是我該買的還是會毫不猶豫的買。比如家裡用的電器傢俱我都是買質量好的。孩子現在三歲多,穿衣也是以料子為主,買質量好價格低的東西,去超市我也會買點促銷的東西。我買得起牌子,但是穿著地攤貨一點也不覺得怎麼樣。很感激父母的養育,無論怎麼教育,都是含辛茹苦把子女撫養大,我覺得這個命題並不好,自己性格的缺陷不適應社會不要埋怨父母。


紅妝囡囡

以錢為核心價值觀,孩子會走偏

如果你家的核心價值觀是“錢”的話,孩子的成長就繞不開“錢”這個字。

孩子的所有活動和行為都可能會用錢去衡量,或為錢去努力。比如:

“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賺大錢”

“我家窮,我就低人一等”

“因為窮,我就不能奢望擁有...”

如此的金錢觀、價值觀,也許孩子真的會很努力的賺錢。

但是卻完全走偏了自我實現的願望和目的,更有可能一輩子為錢所累。

在追名逐利的路上越走越遠,失去了最本真的快樂和價值來源。

2慾望是不可能因禁止而叫停的

是人就會有慾望。如果我們非要用“窮”來制約孩子的慾望。

連同一起被制約的還有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比如“是不是我不夠好”。

往往很多時候,越是限制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反而越是強烈,或者以另一種途徑去宣洩。

比如,媽媽總是過分限制對於孩子的物質滿足...

一直這種狀態,孩子的需求並不會因此消失,而是可能被暫時壓抑下去...

然後在某個階段會被某件事燃起,可怕的也許會是成年後的偷盜、搶劫。

多數孩子不會因此長歪,但是學會了用壓抑自己的需求去迎合別人。

因為從小就是要壓抑自己的需求去迎合父母,將來也不會去爭取自己的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