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勵嬰兒發音?

鵲·鷂丶


嬰兒語言發展

0~6個月

此時寶寶大多以哭泣表達情緒,1個月時,會開始模仿爸媽說話的樣子,但是由於器官未發育成熟,所以只能用哭來練習,5個月時寶寶能發出不同的聲音,會喜歡尖叫、大笑、甚至吼叫。

6個月

6個月大的寶寶,常常發出類似像漱口聲的音調,也會笑出聲音,接著能發出較長而且有音調變化的元音。

6個月~1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會重複一些迭字詞彙,像是打打、叭叭、ㄇㄚㄇㄚ等,這些音調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會利用發出的聲音吸引大人注意。9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一口氣發出許多聽起來好像完整的發音,並且帶有語氣和音調,會用聲音和手勢與爸媽「說話」,這些都是溝通的方式。

快1歲時,會增加新的詞彙,爸媽如果想知道寶寶是否已經瞭解了某個字詞,可以問寶寶,並請他指出想要東西。

1歲以上

2歲~3歲

2歲之後,進入所謂的「語言爆炸期」這個時候寶寶的字彙增加的速度變得很快,甚至聽得懂複雜的語句,將一些會說的詞彙加以組合。

3歲

3歲以上的孩子,大部分都可以瞭解比較長的句子及複雜語句,說話的句子中出現副詞或形容詞,如果你問他簡單的問題,他幾乎都可以說出答案,並與你交談。

3~5歲

這個階段的小孩,你已經可以明白他說的話,甚至連陌生人也聽得懂,他能清楚表達,並在語調上做變化,生活上溝通已不成問題,但是文法可能還是偶有錯誤。

語言發展情況

0~3個月

以哭泣代表需求

3~4個月

進入咕咕期,會發出迭字但無意義的句子

7~8個月

時常有喃喃自語的情況出現,但仍無意義

9~11個月

值亂語期,愛模彷大人說話,語調明顯改變

12~13個月

進入語言階段

1.5歲

可講出大概10~50個左右的單字

1.5~2歲

詞彙爆發期

2~3歲

會說由2~3個詞組成的簡單句子

3歲以上

可熟練講出句子

如何訓練寶寶說話

在家中你可以這麼做

1. 利用發聲玩具

給孩子玩有聲玩具,讓他辨別並記憶不同及相近的聲音,增強區別和記憶的能力。

2重複告知關鍵詞

將環境中有關的人、事、物告訴孩子,同時加重「關鍵詞」,並放慢、清楚、並提高語調便於他的模仿。

3多玩發音遊戲

0~1歲的嬰兒有段咕咕期及牙牙學語期,尤其在他心情愉悅時,這時家長就可以和他一起玩,並且模仿他的聲音。也可搭配肢體動作比方說拍手、揮手、點頭,增加他的記憶力。

4.多溝通

常和孩子討論,向他解釋新的字的意義。和他討論家、學校,遊戲中發生的事情。

其實教孩子學說話也是一門藝術。在教導過程中父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把握住要點,讓父母和孩子都能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彼此的溝通更順暢。

5把握關鍵期

1歲半到2歲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及早開始刺激,可預防日後語言障礙的發生。

小技巧

可以利用色板或布書教學,讓寶寶辨別顏色,當他穿著黃色衣服,教他「這是黃色的」,當吃香蕉時,也告訴他「香蕉是黃色的」。

在戶外你可以這麼做

1戶外教學

戶外的刺激和待在家的情境不同,可以利用出遊機會,一一講解不同事物給他聽。

2應用戶外場景多說短句

孩子有一段兩字句時期,以兩個名詞組成代表好幾種意思,例如「ㄇㄚㄇㄚ、ㄋㄟㄋㄟ」, 此時大人也應教導孩子兩字句為主的字句,再加入主詞等訓練。在孩子尚未能正確表達前,家長要多製造機會讓他學習發語,也可用唇型小聲提示,引導他發語。

3姿勢要面對孩子

不論在戶外的何處,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大人要面對著他,以便他們觀察唇型。家長可以唱兒歌、說故事給他聽,都可幫助孩子語言發展。在說故事時,可配合動作或手勢,動作可以誇張以及放大,唸到他能聽得懂的句子,可以自行變化或添加。

4玩遊戲 可和孩子多玩戶外的遊戲,在角色扮演的遊戲中,讓孩子學習形容詞、連接詞的應用,以及情緒表達等練習。

5提高興趣

孩子在說話時,千萬別因不耐煩而潑他冷水,否定他的練習,家長應表現出有興趣的樣子,並且耐心地聽,不要打斷他,說錯了也不應嘲笑。

小技巧

建議媽媽可以常把寶寶抱著,摸著他的頭說「這是頭」,接著摸著他的手說「這是小手」,不斷反覆地說,引導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

父母應避免的錯誤

父母期望孩子及早說話、想早點跟孩子講話的心態是可以理解,不過如果太心急而有一些教導上的錯誤

1避免使用錯誤字彙

比方說在引導小孩認識小狗時,應說這是「狗狗」,而非「汪汪」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讓孩子知道正確的說法。

2.勿嘲笑孩子

2歲以前的孩子,說話發音難免會有口齒不清的情況,千萬不要把孩子不準確的發音當作好玩,故意去嘲笑他,或故意去學他錯誤的發音。

3.耐心引導

孩子在說話表達語意表達不明時,父母千萬不要嚴厲斥責,讓他在學說話過程中失去信心。

4勿太主動給予

不少父母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若寶寶伸手想拿奶瓶,家人會立刻給予他,張凱忻建議家長:「應慢慢引導寶寶,讓他正確表達自己所需,太過積極的給予會讓他失去練習說話的機會。」


三個男人騷年騷月騷日

對於兒子語言發育這一塊,我還是比較自豪的

寶寶在十個月的時候會叫“媽媽”,13個月的時候基本的家庭稱呼都會叫了。在一歲半的時候可以在我背誦三字經或者古詩的時候,他會接下一句。在兩歲多點就基本能夠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用句子表達出來。跟身邊一般同月齡的孩子比,娃口齒清楚,講話思路清晰。

今天我就來總結一下,自己對娃語言啟蒙的幾個要點!

一 首先不要覺得嬰兒小,聽不懂大人說話。其實娃在出生後就會對聽到的聲音有所反應。所以從娃出生後就可以多跟娃交流。我一般都會趁娃清醒心情好的時候,給他唱歌,讀讀古詩,兒童故事等。這個也是歪打正著吧,因為自己也就是個話癆,很喜歡跟這個小東西說話,聊天,互動。

二 不要跟寶寶說“娃娃語”。比如“喝neinei”,“吃飯飯”,“睡覺覺”等等。寶寶是學習身邊人說話發音的,如果大人這麼說話,寶寶就不能夠準確的學會正常的發音。所以大人在跟娃交流的時候都要口齒清楚,發音儘量做到準確。我一直都是把娃當朋友來交流的,所以他現在說話方式就一副大人樣。

三 在跟娃交流的時候全家人最好統一一種語言。

大家都說一種語言,便於寶寶分辨學習。如果家裡大人你講你的方言,他講他們方言,我又講普通話,這樣娃就會混淆,不知道該學誰說話,容易導致他不願意開口。我姐家的兩個孩子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寶姐姐一直都是媽媽一個人親自帶,跟她說的普通話,姐姐就很早開口說話,而且吐字清楚。二寶弟弟由於媽媽工作忙,交給不會普通話又不愛說話的奶奶帶,弟弟開口說話就比較晚,感覺他說話的時候都很羞澀,有種怕說不好的感覺。而且說出來的話既不是普通話又不是方言。我家寶寶從出生到現在都是我一個人帶,家裡大部分時間就我兩,而且我跟娃爸都是用普通話交流,所以他的語言環境簡單明瞭。這是他語言發育好的原因之一。

四 給娃在不同月齡買適合這個月齡看的書籍。

在寶寶三個月左右我就給他買了撕不爛的卡片書


類似於圖片這種,都被娃摧殘的不像樣了。剛開始娃就是當玩具又啃又咬,慢慢的他會很認真的看看。當然是大月齡後。起初,大人們可以拿著這些卡片書給娃講講。根據娃的反應來安排時間。在娃不同階段我買過卡片書,嬰兒繪本,兒童故事書等等。娃目前會講很多成語,應該都是從書裡學來的。他非常喜歡我給他讀書,每次只要我一讀書,他就會安靜下來,而且非常投入。(好像扯的有點遠了)

五 就是不要在娃開口說話時笑他。

娃在剛開始說話的時候,由於語言系統沒有發育好,發音也不太準,有些大人會覺得很好玩,而笑他們,或者在娃想表達的時候搶著把寶寶的需求給說出來,切忌上述兩種行為,應該耐心的讓娃自己把意思表達清楚,不要笑話他的發音或者說錯的詞語。只要身邊的大人都能夠準確的發音和說話,娃總會學會的。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麼多,希望在育兒的道路上能夠跟大家多多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添媽愛寶貝

每個孩子語言發展的過程不盡相同,主要受聽覺、語言環境的影響,也會受到孩子個體(腦發展)差異性的影響。想讓孩子更多的進行發音表達,首先要有足夠的語言環境,孩子每個孩子語言發展的過程不盡相同,孩子的語言發展主要受聽覺,語言環境的影響,也會受到孩子個體(腦發展)差異性的影響。想讓孩子更多的發音與表達,首先就要有足夠的語言環境,孩子聽到的語言足夠的多,才能逐漸的模仿語言發音,模仿能力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


孩子的語言是通過不斷的與成人互動、模仿、發音、表達、敘述等等發展的,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理解性的與他人交流。寶寶的語言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家長要與孩子有針對性的進行語言互動,這樣孩子的語言能力才能更好。


0-1歲是寶寶的直觀認知階段,我們家長可以買一些圖片,如:水果類,工具類,日常類等等,拿圖片給寶寶看,並且一遍又一遍的講給寶寶聽,也就是寶寶看到了什麼就去鼓勵寶寶說什麼,要說出物體的名稱、屬性與用途。

1-2歲是寶寶的行走階段,孩子的動作發展需求較大,就可以在孩子動作發展的基礎上,寶寶拿到、碰到、踢到了什麼,家長就反覆的講寶寶拿到的這個物體名稱、屬性與用途。

2-3歲後孩子的認知模式開始多樣話了,更多的是要和實物結合,在日常生活中與寶寶進行語音發音的練習。

3-6歲寶寶均可自由表達。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要想鼓勵嬰兒發音,就應該多讓嬰兒聽到不同種類的聲音,只要是柔和的、優美的音樂聲,都是非常好的,還有像自然界的鳥兒、流水等,刺激嬰兒的聽力。

父母要多多看著嬰兒的眼睛,對著嬰兒說話,語調儘量標準,語速儘量不要太快,從一開始就讓嬰兒形成一個良好的發音習慣。

另外,還可以使用一些帶聲音的玩具來刺激孩子的聽力,玩具發出的聲音一定也是輕微柔和的,對孩子也是一種聽力的保護。

當孩子有說話發音的意識的時候,要多跟孩子描述周圍的事物,形成最早期的物品認知,孩子會非常感興趣。要多鼓勵孩子的自己發音,哪怕只是單音,孩子需要大人的鼓勵,當家長對其拍手稱讚時,孩子也會非常高興的,漸漸的會說越來越多的話語,認識更多的事物。


繪本泡泡堂

大約從第三個月開始,當爸爸媽媽和嬰兒說話時,嬰兒就會用咿咿呀呀的聲音“回答”,與爸爸媽媽“交談”了。在嬰兒情緒愉快的時候,常常會自己一個人躺床上,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這時,如果爸爸媽媽用微笑和讚許的聲音去回應他,模仿他的聲音,或者與他“一問一答”地說著,嬰兒會說得更起勁兒。



鼓勵嬰兒發生,爸爸媽媽也可以把嬰兒抱起來,和他面對面,用愉快的口氣和表情與他說笑、逗樂;也可以用鮮豔的玩具、圖片去逗引他發音。一旦他興奮得手舞足蹈時,就會發出更多的咿咿呀呀的聲音。


甜寶愛學習

訓練孩子說話,我們可以從訓練孩子聽力開始。對於三四個月的孩子來說,父母說話的語氣和聲音都會引起孩子的興趣。這個月齡段的孩子能夠注意到人的聲音是從嘴裡發出的,進而自發的觀察父母說話時嘴唇發出的動作並開始模仿。所以說聽力的訓練是為孩子說話積累素材。而且這個月齡段的聽力訓練也不需要特殊的道具,父母可以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可以適時的和孩子說說話。如媽媽在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媽媽可以語氣溫柔的和孩子說話“媽媽在給你穿衣服,這件衣服是不是很好看吖。寶貝的小手伸出來了,另一隻小手也伸出來了……”在這過程中,媽媽要神情溫柔、與孩子有眼神的交流、語調輕柔、表情豐富。等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接觸更豐富的聲音,並引導孩子去分辨。比如當著孩子的面搖搖撥浪鼓,問孩子“這是什麼聲音呢”,吹下哨子“這兩個聲音是一樣的麼”,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表情和動作中觀察孩子對聲音的分辨。

當孩子已經在頭腦中累積了很多聲音素材且發音的生理基礎也得到發育的時候,就會開始自己不自覺的咿呀學語。這個時候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發音是否標準。從“媽媽~爸爸~”這種簡單的發音的發音開始引導孩子說話,等孩子的語言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教孩子唱歌,最好選孩子熟悉且簡單的兒歌,孩子在學習唱歌的時候會下意識的注意到父母唱歌時的口型,通過模仿準確發音。


積木育兒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家長可以通過提供一個豐富而有教養的交流環境來幫助孩子提高語言技能。以下這些事都可以做:

  • 說話

家長不需要喋喋不休地交談,但只要和寶寶在一起,就和寶寶說話。描述自己在做什麼、問問題、唱歌,都是不錯的交流方式。孩子通過聽家長說話,也能學會很多。

  • 朗讀

給孩子朗讀是讓他接觸新詞彙的好方法。孩子喜歡家長的聲音,喜歡故事和圖片,所以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

  • 聆聽

當孩子對父母說話時,父母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看著他,並積極反饋。當他知道父母對他說的話感興趣時,他更有可能說出來。

如果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父母是衡量孩子說話能力的最佳人選。如果孩子展示了下面列出的任何一種症狀,可能就需要注意了。

  • 6~12個月

寶寶沒有(或者試圖)發出任何聲音或與家長的眼神接觸,沒有發出“啊”、“嗯”、“哦”這些單音節詞。聽到自己的名字不予理睬。12個月了還不會說出“媽媽”“爸爸”這種經常性聽到的單詞。

  • 13~18個月

孩子無法接收新單詞,仍然原地踏步。

  • 19~24個月

到了24個月大的時候,孩子不會指向身體部位,不能遵循簡單的指令,不能複製單詞和動作,或者只使用單個單詞。

  • 25~36個月

36個月的年齡,孩子還沒有開始使用兩或三字短語,不遵循簡單的指令,語無倫次。

寶寶口吃怎麼辦?

如果孩子口吃,它不一定是孩子說話有障礙信號問題。口吃是一個正常的階段,尤其是當孩子的交流能力迅速膨脹的時候。有時他會很興奮地告訴家長自己心裡想的,就導致說不清(太high,能理解)。

但是如果口吃超過4歲還沒好,那可能需要找醫生了。


蜜桃姐姐

1.要懂寶寶哭的不同意思

寶寶一生下來就會哭,這是他的第一次發音,也是寶寶最初的語言,以後當餓了或感到不舒服的時候也會哭,哭表示發音器官已為語言的發展做好準備,同時哭又使發音器官進一步得到鍛鍊。人們經常說“哭是小孩子的主要工作”,某種意義上來說哭也是一件好事。家長們沒必要一見孩子哭就抱起來哄,生怕哭壞了孩子,這樣做反而會把孩子慣壞。

孩子滿月後,語言基本上仍是以哭聲來表示,不過這時候的哭聲就有了一定的意思了,孩子會通過不同的哭聲來表達不同的要求,所以我們大人一定要聽懂他的這一特殊語言。

一般情況下,疼痛引起的哭聲,往往是事先並沒有嗚咽或緩慢的哭泣突然就大聲哭起來,期間還會有較長時間的屏氣,會把小臉憋紫;嬰兒由於飢餓或口渴時的啼哭,是閉著眼睛,嘴向左右做覓食動作或一個勁地吸吮指頭,雙腳猛蹬,哭聲響亮,沒有停止的意思;要是尿溼了或有其他不舒服,寶寶的哭聲往往是持續不斷、悲悲切切,而且要委屈地流淚;如果是醒後想尋找母親,他的哭就是哭哭停停、哼哼嘰嘰;若是哭而無淚,臉上也沒有痛苦的表情,哭聲聽起來抑揚頓挫,常在聽到大人聲音時哭聲反而更響,那就是為了喚起大人的注意,要人們來關注一下他。

2.認識語言發展的先決條件

語言作為一種人類特有的神經活動形式和心理現象,在人的交流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人們運用語言相互傳達著自己的意願和思想,進行著心靈的溝通,正是這樣以語言為重要載體的互動,讓人和人之間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生動。

然而,語言並不是像餓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那樣屬於本能,語言除具有自然性外還有很強的社會性。語言發展是一個複雜及漫長的過程,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因此掌握並運用語言並非易事。

怪獸bobo——全國首個互助共學直播APP,這裡有兒童才藝直播,在線教育直播,專家老師O2O教學,還有線下免費課程邀您來體驗。首批入駐用戶還有豐富的獎品等您來搶哦~


怪獸播播

  1. 多給寶寶唸書

  2. 多給寶寶聽音樂

  3. 多和寶寶說話

  4. 寶寶發出聲音的時候,要回應和激發他更多的“交流”


其實,還離不開,給予寶寶擁抱,關注,親吻,愛,也是幫助寶寶大腦的發育,幫助寶寶更好的發音。


遊戲爸和學霸媽

我家孩子八個月會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會說些簡單的狗狗,喝,燙等,一週歲後雖然說話不連續但是能聽懂他意思。一歲半後基本能交流。我覺得他說話早除了他自身原因外還有我這個媽媽的原因。我從懷孕六個月後就每天都會和他說話,睡前會背詩,講故事。出生後產假期間我在他面前做什麼都會給他解釋和他說話,而且每天晚上睡前同樣也是背詩講故事。現在他22個月了,沒有特地強調讓他去學習古詩什麼的,他自己都會找來讓你給他念,而且會被四五十首古詩。三字經他會背一半了。英文兒歌他也會唱十幾首。現在他樂意學我們就教,從來不強迫他,反而他更好奇的去學習了。和同齡孩子比差別還是蠻大的,因為他會說話交流和理解都很OK,所以遇到事情能很好的說教。同樣一樣大的孩子要坐搖搖車會哭會鬧,他要玩只要給他說出來沒有帶硬幣他就不鬧了,坐上玩會就下來了。所以孩子還是早點訓練說話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