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國是怎樣的國家?位置是現在哪裡?人口面積多大?

彪哥公益

今人多引用專家的解讀,即認為孤竹是一個商朝的重要盟國,也是殷商的族系屬國,這個結論主要是來自《史記·殷本紀》《史記·伯夷列傳》等記載。

對於「孤竹」解為國名,專家們的理由也是根據這些史書而來的。然而,仔細考究,卻發現有一些疑點並不那麼有說服力:

一、夏商周基本無“二字國”

從甲骨文裡的記載,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商代的祭祀系統裡,是沒有國家的名是有兩個字的。“孤竹”二字在出土文物中首見於商代青銅器,如:

上有“觚竹”二字——對於這個名字的意思,歷來是三種說法,分別是“酒器說”、“竹簡說”,還有一個是“陽具說”——就是把竹子比喻成男性生殖器,象徵那個時代的原始崇拜。

但依答主看來,這幾個解釋都相當不靠譜,正如今天學界質疑的一樣,位於正北方、可能包含河北至遼河領域的“孤竹國”,又不產竹子,怎麼會用“竹”以國名?


而且還加了個表示“鰥、獨、寡”的「孤」字這麼不可理喻?

一邊說孤竹是殷商這個中央王朝最親密的邦國,一邊這個中央王朝又把它叫作“沒人要的竹國”。

這可能嗎?

二、音譯&族名

根據先秦時期常見的各種與漢文正統寫法不同的字或莫名其妙的詞語,如“夫差”、“專諸”等人名是音譯的例子,可以大膽推測孤竹實際上就是音譯,而不是它的本義。

至於它到底是國名還是族名?

在刻有“觚竹”字眼的青銅器上並未發現族徽,因此,這個無法推斷。

但是,如果它是音譯,那麼則可以肯定它不是華夏族。

三、匈奴的前身???

孤竹是我國正史裡記載及認定的最北的一個諸侯國,其核心區位於今天的河北遷安市、盧龍縣、灤縣交界處及三縣(市)的地區。而另一種說法又說它包括遼西,如唐蘭先生就把遼西的喀左土縣也認定為孤竹國疆域:


這麼看來,這個孤竹國疆域十分大。但是,考慮到身為中央王朝的殷商才只有河南那一隅之地,“邦國”的孤竹怎麼會那麼大?

眾所周知,上古時的河北、遼寧以及再往北都是遊牧民族的區域。如果把孤竹國假設城遊牧民族,則此“疆域”就合理的多了。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諑鹿之阿”。



中國古釜山在今河北易縣。

而諑鹿即諑鹿縣,春秋時稱屠何, “合符”則是指聯盟——由此可知,黃帝在驅趕匈奴的戰役勝利後,在諑鹿建立了北部邊陲據點,而「黃帝國」的鄰國,正好是「孤竹」——孤竹國的核心位置:



孤竹的建國時間是商朝初年,此時活躍在“孤竹國名義疆域”裡的遊牧民族是「東胡」和「山戎」,因此,無論怎麼看,孤竹在夏商時期都和東胡與山戎關係親密。更可能的是,他們跟“葷粥”——也就是匈奴也很有可能有關係。

因為「山戎」就是匈奴,其與「東胡」一直被視為匈奴的祖先。

古史專家說,“獫允、葷粥、獯鬻”都是“匈奴”的一音之轉,實際上都是指匈奴。《國語·齊語》載:

春秋時北方山戎(即後世鮮卑)侵燕,燕告急於第一個當上中原霸主的齊桓公,齊桓公救燕,“北伐山戎,弗刂令支,斬孤竹而南歸”。齊桓公這次北伐,打垮了山戎,使其北退;同時滅掉了令支、孤竹兩國。

《國語》裡明顯把“山戎”與「孤竹」、「令支」歸為一類人。

在甲骨文裡,“匈”即“兇”,指「危險之人」:

甲骨文裡的“兇”被認為極有可能就是匈奴:

“於王曰兇方矢——《殷虛書契後編》,羅振玉編, 下,17,4。

商王向“兇方”要“矢”——說明就是遊牧民族。

結論:

“孤竹”實際上應該是遊牧民族之國,其人當應與早期匈奴關係十分密切,“孤竹”實為族名,也就是古匈奴語(阿爾泰語系)的音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