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學區房嗎?

樂說古詩

國內的朋友經常問,美國有沒有學區房。

和國內一樣,美國也有學區房, 儘管二者有一些實質性的差異。

曾經耳聞北京的學區房寸土寸金,惹得一些中產選擇移民。最近,聽說政策上有一些新動向,學區房“降溫”了。

就在前幾天,弟弟告訴我,剛剛在上海楊浦區買了套小的學區房,僅僅為放戶口,為三年後侄子上初中做準備。幾乎同一天,美國的師弟讓我們留意我們小區有沒有租房信息,九月份孩子上小學了,要換個好的小學。

看來無論中美,買房一直都是中國家庭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事實上,買學區房也不是中國人的偏好,美國家庭一般也會在孩子進入學齡(5歲上幼兒園)時開始遷入好學區,真正是“可憐天在父母心”,天下父母都一樣。

我們家兩年前搬到加州,買房時也是糾結了很 久,是買最好的公立學校所在的學區房,還是買排名第二的學區房?兩者價相差極大,同樣的價,一邊算得上豪宅(對我),有著1.3英畝、設計考究的的花園,還是普通的聯體別墅?

最後還是選擇了後者,想到孩子的教育,作為父母,心裡過意不去。現在的家,從小學到高中,都可以步行到達,都是該城市排名最好的學校。初中,就是我家鄰居,從窗戶就可以看到教室,三分鐘就可以走到。

一 價格沒有中介說的“白菜價”,但是比國內學區房還是便宜多了

和國內一樣,美國的學區房貴,但不會太離譜,我們現在學區房,根本沒有上海的非學區房子貴。我在上海的普通房子,可以換兩套美國的最好學區房。

也許是國內的學區房實在太貴,中國人在美國購房時,房產中介提起美國的學區房都一臉“趕快去白撿”的表情,但真的有這麼便宜嗎?

網上瘋傳的200萬元(人民幣,下同)就能買到的小別墅的確也有,但地理位置大概是在廣袤的田野上,方圓五十里內大概就一所普通中學。如果想在繁華地帶選一個學區房,就沒那麼便宜了。在華人置業的首選城市舊金山、洛杉磯、紐約,稍微好一點的住宅價格都在100萬美元以上,在紐約曼哈頓區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一個兩居室就能賣到300萬至500萬美元。在這個房價基礎上,還得為“好學區”多支付20%至30%的費用。

和國內一樣好學區的房價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不掉價,有時跟搶一樣,沒房源。

而如果在好的學區買房,除了能夠省下一筆私立學校的學費,還能保證房子的升值空間,而且這些地方的房租也高些。所以即使不考慮孩子上學的問題,買房者也會盡量選擇好的學區,將來轉賣的時候會比較容易。

我們家所在的學區,去年房子均價在100萬美元。

還有一種觀點是,公立學校每年的花銷平均約8500美元,私立學校達1.3萬美元,因此相比讓孩子上私立學校,在好學區買房是更收益更高的投資,畢竟房子保值,私立學校的學費卻收不回來——私立學校花費的平均價格是每年1.3萬美元,如果住在全美私立學校最貴的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斯坦福大學所在地),學費會超過2.8萬美元。

二、只要租在好學區,照樣上好學校

然而,與國內不同的是,美國沒有戶籍制度,學區房不需要買, 租也可以啊,證明你住在這裡就可以了,用你的銀行賬單、水電煤等帳單的郵局地址就可以了。也不存在身份的差異,美國人如此,移民也這樣,國內來的臨時的訪問學者,甚至非法人員,都可以租房,上最好的學校。

這樣一來,也有一些華人做假,把賬單地址寫上朋友家的家庭地址,有的在孩子入學後就搬到其它區了,住房質量大大提高-----

不過,美國的學區房的價格比中國一線城市還是合理一些,因為沒有戶籍制度的限制,判定學區和房子是租是買、孩子的國籍都沒有關係。

另外,眾多優質的私立學校也起到了壓制學區房價格的作用,畢竟如果好學區房價過於離譜,人們就會選擇同樣高水平的私校。

美國的“頂配”中學大多是私立中學,如奧巴馬的兩個女兒就讀的西德維爾友誼中學(Sidwell Friends School)就是頂級私校之一,雖然要每年十幾萬美元的昂貴學費,但不存在學區限制。如學區房價格過高,家長們大可為孩子選擇私立學校,讓孩子享受更多元的教育。

如果收入能負擔得起房價,家長會選擇購買學區房,如果負擔不起,也有家庭會選擇租房。而正因為學區房不愁租,所以更多家長寧願買房。

三、國內搶購美國學區房,“以房養學”

據統計,17年9月美國平均房價為20.27萬美元,比去年上漲6.9%。其中,西海岸住房市場蓬勃發展,由於就業需求增長,西雅圖與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的房價增速領跑全國。目前加州、得州、佛羅里達州的房產最受中國買家青睞。

一般中國人在孩子留學前一兩年開始購買美國房產,而且多“以房養學把每個月的房租用來支持孩子的留學開銷。

我大學同學的兒子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讀本科,買了房子,兒子住了一間,再出租幾間,補貼生活費

四,市場規範、教育資源豐盛,因此美國學區房不會太離譜

除了眾多私校可以選擇,加上 可以選擇租學區房,美國有較為規範的租房市場,學區房很難產生炒作熱潮。

此外,美國的學區分佈較為均勻,無論是在市區還是郊區,均有水平相當的學校分佈,教育資源相對平均,市區和郊區學區房的價格也相距不大,家長們不會因為“要送孩子去城裡上學”而去擠佔城裡的一畝三分地。

這一點不像國內,好的教育資源基本都在大城市,城鄉資源差別太大。


方立在加州

每次回國,我與過去的同事、同學見面聊天時經常聽他們說起孩子上學的事,家有學區房的可以送孩子上好學校,否則就要託關係找人花錢擇校。總之,將孩子送進一所名校讀書,不但能受到較好的教育,而且當家長的臉上也有光彩。因為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誰也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此,有的人家傷透了腦筋。這時候,他們會問我:你的孩子在美國讀書,那裡一定沒有學區房,學校間的也沒有差距吧?

我說:“你們想錯了,在美國也有學區房,學校間的差距非常大,也有擇校生。”

我初到美國時大女兒只有五歲,一年後她正式上小學,我家離學校很遠,她每天要乘坐免費的校車去學校,那時我不會開車,只好每天到指定的地點等著校車接送女兒。

幾年以後,我通過學習考取了美國的教師資格證,學會了開車,又有了一個小女兒。我先後在幾所學校工作過,小女兒上學時,我沒讓她按學區上學,我認為自己工作的私立學校更好一些,於是小女兒成了擇校生。

兩個孩子相比,我的大女兒受了些委屈,好在她雖然讀的是普通小學,但是她學習很努力,後來考上美國一所知名的大學。

在美國,不同收入的人居住地區是不同的,他們交納的房地產稅要拿出一部分用在學校教育上,這就造成了收入不同,生源不同,教育水平也不同的情況。比如中產階級居住區房子要貴很多,這裡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整體收入較高,房地產稅收數額高,教育經費充足,當地學校的教育水平非常高。反之,一些地區的貧困人群多,稅收低,教師的待遇也低,教學資源整體就要差很多。所以,在美國好的學校也會帶動整個地區的房產市場,吸引人們前來購房。大家千萬不要以為美國的教育就是公平的。

話說回來,如果我在國內,我也希望住的是學區房,這說明了當地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性導致的不平衡,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去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人人爭先恐後去搶優質的教育資源是不正常的現象,教育的發展方向要讓全民受益,資源分佈應該均衡合理公平,才能讓所有的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