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北村:村企建起來 書舍留下來

提高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要把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改善和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生活水平作為根本的政策取向,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工農城鄉關係。

村企建起來 書舍留下來

專訪:廣州白雲太和鎮北村村史館顧問徐國平

太和北村:村企建起來 書舍留下來

徐國平(賴宇軒/攝)

廣州市太和鎮北村是著名僑鄉,也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曆史的嶺南文化古村,村內完整保存了廣州北部最大的鄉村書舍群,還有傳遞粵劇火種的名伶蘭桂師傅的故居。

我是地道的北村人,今年已69歲,人生已近古稀之年。現在回頭看一下,我個人的人生經歷與北村的發展融為一體。

我父親在我8歲時就過世,母親養大我們姐弟4人。我讀了十多年書,後來被迫中斷,回到村裡做了幾年的生產隊計分員,村裡見我有些文化,就推薦我當了小學老師。

5年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已吹到廣州農村,1978年,我認識了當時很出名的“廣州趣香餅家”的點心師傅,教授我製作麵包西餅、嫁女餅和月餅等,一干就是10個年頭。直至1987年,我進入龍歸鎮當集體幹部。由於工作踏實肯幹,我被龍歸鎮黨委、政府委派回北村當村支部書記,一干就近20年。

我剛到北村工作時,村賬戶上一分錢都沒有,村幹部和辦公室人員被拖欠了3年的工資。在我和團隊人員的努力下,抓集體經濟、抓物業出租,到去年,北村一年集體收入達到2800多萬元,去年村民分紅一股1300元,持股最多的老村民去年僅分紅就有7萬多元。

更可喜的是,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並沒有犧牲村裡的文化古建築。其實,要留住現在這些書舍群很不容易,要歸功於村子富有先見的規劃。在早期規劃中,我們就把生活居住區與集體經濟發展區進行分片佈局,企業與工廠都放在了北太路、106國道兩側,而北村舊村和新村都是生活居住區,保持了鄉村原貌。

這些古書舍群,在新中國成立後都分配給村民居住。為了完整保護它們,我們就動員這些居民搬出去,給他們配置新的宅基地。剛開始阻力很大,後來,村裡的老黨員、村幹部帶頭搬,就做成了這件事,把古書舍建築產權轉移給村集體。

這些老建築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我們無論如何都要保護好它們並傳承下去——當時就是這樣的責任意識推動我們去做事。

目前,北村連片分佈著古私塾、古書舍群13間,包括顯常書舍、月峰書舍、建陽書舍等,大多建於清朝,每一座都歷經百年風雨,是廣州北部最大的鄉村書院群。這些書舍散落村中,其中6座連片分佈於村前大街,甚為壯觀。同時,還有廣州僅存的兩間古時行政處事機構使用的“鄉約”,自然成形的古建築、古祠堂、古書舍一條街(村前大街),交相呼應、相映成趣。另外,還有著著名粵劇行會“八和會館”的先賢和創始人之一蘭桂的舊居,為北村增添一份粵韻風采。

北村發展,我認為有兩條重要經驗:一是保存鄉村原生態,二是挖掘古文化。接下來,北村將依靠這些文化資源,實現更大發展。

太和北村:村企建起來 書舍留下來

北村“鄉約”(賴宇軒/攝)

來源 | 廣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