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頓戰爭,日耳曼——斯拉夫大PK

公元1410年,一場改變中歐地緣政治格局的戰爭拉開了序幕。這場由波蘭-立陶宛聯盟發起的,針對條頓騎士團的戰爭,也被稱之為“條頓戰爭”。不過要說戰爭的始作甬者就是波蘭/立陶宛人,也的確有失公允。因為德意志騎士們也非常清楚,兩國形成聯盟之後將對自己造成多麼大的威脅。所以雙方都在戰爭之前,做足了準備。由此所對決出的結果,也可以說真實反映了雙方的力量對比。


條頓戰爭,日耳曼——斯拉夫大PK

  從戰略層面看,這場對決也很有點日耳曼——斯拉夫大PK的意味。條頓騎士所能招募到的志願者、僱傭軍,主要源自德意志、法蘭西,甚至英格蘭、瑞士等日耳曼系天主教國家;而波蘭/立陶宛人則主要從分裂後的東斯拉夫人(羅斯等國)、波希米亞的捷克人(西斯拉夫人),甚至遊牧民族(韃靼人)那裡僱傭外援。當然最終誰能獲勝,還是要看雙方自身的實力,因為打仗就是打錢,不管是自己的軍隊還是僱傭軍都是要花錢的。

  波蘭人的戰爭目標,鎖定為維斯瓦三角洲為中心的“西普魯士”(東波美拉尼亞)。100年前,在條頓騎士奪得了這片土地之後,將自己的政治中心遷移至維斯瓦三角洲,並依河修築了一座著名城堡——馬林堡(Marienburg,今波蘭馬爾堡)。攻下馬林堡的話,不僅意味著拿回“西普魯士”,更能給條頓騎士以致命打擊。不過最終的決戰並不是發生在馬林堡,而是在今天波蘭北部,東西普魯士相接的格倫瓦德(Grunwald)。這是因為條頓騎士也想通過一場野戰解決問題,所以在波蘭/立陶宛大軍西進時主動前往迎擊(對上述地點位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谷歌或者必應地圖先行定位)。

條頓戰爭,日耳曼——斯拉夫大PK

格倫瓦德戰役

  格倫瓦德戰役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是因為雙方投入的兵力總計有6萬(條頓方面稍少5000)。雖然在動輒以數十萬計的中國戰爭看來,這點兵力似乎算不了什麼,但在以重裝職業軍人為主的歐洲中世紀戰場,這樣的規模還是很少見的。由此可見,雙方都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東西來,以期望一戰而解決問題。就以往類似決戰來看,總有一方會徹底的悲劇。

  格倫瓦德戰役的最終結局,被很多人形容為“條頓悲歌”。從這個名字大家應該也猜到了,條頓騎士們賭輸了國運。2.7萬兵力條頓騎士中,有85%陣亡或者被俘(並損失了幾乎所有的指揮官),可以算得上是全軍覆沒了。然而乘勝追擊的波蘭/立陶宛人,也沒能一戰而攻陷馬林堡,徹底征服普魯士。經過一個世紀的經營,馬林堡已經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城堡了。在這片低平的土地上,一座依河而建、防禦力強的城堡,軍事和地緣政治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條頓戰爭,日耳曼——斯拉夫大PK

條頓騎士

  就像君士坦丁堡依海峽而建的位置,以及它那堅固的城防體系,曾經多少次的挽救拜占庭帝國命運一樣。馬林堡和其它幾座堅固的城堡,使條頓騎士避免了一戰而滅國的命運。鑑於波蘭/立陶宛聯軍中大量外國僱傭軍的背景,對手也不希望此時把戰爭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軍費壓力大)。最終在答應交付鉅額戰爭賠款後,條頓騎士團與波蘭/立陶宛人簽訂了停戰協議。只是誰都知道,對於還沒有達成心願的波蘭人來說,“條頓悲歌”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時間看起來對獲勝方的波蘭/立陶宛人來說更為有利。要知道,條頓騎士雖然將原屬波蘭控制的東波美拉尼亞變成了“西普魯士”,但就控制力來說卻比不上從普魯士人手中奪來的“東普魯士”。這是因為“西普魯士”的主要居民為西斯拉夫人,同時也存在很成熟的本地貴族階層。條頓騎士在維斯瓦河三角洲的擴張,以及隨之湧入的德志意移民嚴重影響了原住民的利益,使得他們與德國人的矛盾愈發尖銳。事實上,在德國人介入之前,整個波美拉尼亞地區的波蘭化進程本來也尚未完成。換句話說,那些擁有海洋貿易之利的波美拉尼亞諸部(也屬西斯拉夫人),還沒有想好是否要成為內陸屬性的波蘭王國的一部分。

  然而被條頓騎士和波蘭人夾在當中的“西普魯士人”,終究還是明白現實已經沒有可能謀求完全的獨立。在波蘭/立陶宛聯盟發動戰爭時,維斯瓦三角洲的“西普魯士人”也應聲組織了自己聯盟,宣佈效忠波蘭,以圖借勢擺脫德國人的控制。儘管戰爭以條頓騎士團的妥協,並保有西普魯士而結束,但“西普魯士”在地緣政治上擺脫條頓騎士團控制的種子已經剝下。在雙方的和約中,甚至明文約定了如果條頓騎士團不履行賠款等義務,西普魯士人就有權力進行軍事反抗。

  簡單點說,格倫瓦德戰役雖然沒有為波蘭人奪回維斯瓦河三角洲的控制權,卻已經為條頓騎士團的衰弱埋下了種子。要知道,條頓騎士為贖回被俘騎士和結束戰爭,所需交付的戰爭賠款可是一筆鉅款(相當於英格蘭十年的財政收入)。而波蘭人的做法,不由得讓人想起了第二次布匿戰爭後,“放”迦太基人一馬的羅馬。當迦太基人辛苦的通過50年,履行完戰爭賠款義務後,羅馬人很快便通過第三次布匿戰爭,把這次下完了蛋的母雞給宰殺了。

  由於要支付戰爭賠款(必須加重稅收),條頓騎士們與本地居民尤其是西普魯士境內斯拉夫人的矛盾愈來愈激烈。公元1454年,後者所組成的“普魯士聯盟”與波蘭王國結盟,再一次針對條頓騎士團發起了戰爭。比起40多年前所依靠的那些僱傭軍,這股來自普魯士內部、為自身利益而戰的力量,顯然要更靠譜的多(當然,這次依然會有僱傭軍)。這也使得戰爭陷入了長達13年的拉鋸狀態,並因此而被稱之為“十三年戰爭”(公元1454-1466年)。

  與上次對決有所不同的是,這次戰爭並非是發生在兩個聯盟中,而是波蘭和條頓騎士之間的PK。一方面立陶宛人在格倫瓦德戰役結束後,通過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施壓,從條頓騎士團手中已經拿到了一個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今立陶宛帕蘭加)。加上在白俄羅斯方向,要應對崛起的莫斯科公國,因此對參與這場戰爭基本沒有興趣。至於本該給條頓騎士團以支援的寶劍騎士團,也以利沃尼亞也自身難保為由,拒絕給予條頓騎士以支援。加上西普魯士人的“起義”以及財政危機,內憂外患的條頓騎士們已經完全沒有勝算了(儘管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

  拋開影響“條頓戰爭:本身的那些直接因素不談,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條頓騎士的失敗也只是時間問題。在整個波羅的海沿海都已經基督化的情況下,以擴大基督徒版圖為己任的“騎士團” 在這一地區的存在,顯然已經沒有了法理上的依據。這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條頓騎士團也好、聖劍騎士團也罷,越來越難從西歐招募擁有崇高理想的志願者了。當然,你也可以依靠僱傭軍一類的外援,來獲取一場戰爭的勝利,前提是你要有錢。只是對於財政捉襟見肘的條頓騎士來說,能用來買忠誠的錢是越來越少了。事實上,馬林堡最後被波蘭人所攻破,就是因為波蘭人有錢給對手欠薪已久的僱傭軍“發工資“(使其主動撤走)。

  唯一有可能幫助條頓騎士避免滅國命運的,可能只有教廷了。然而成功讓立陶宛進入天主教世界的功績,足以讓波蘭人在教廷方面得到更多的加分。更何況教廷也實在想不出理由,為什麼要在一場天主教廷的內部爭鬥中,去偏向條頓騎士。在這種情況下,條頓騎士和他們的信仰被歷史所淘汰,幾乎是必然的。

  雖然波蘭人佔據了優勢,但要想完全消滅軍事能力上佳,又在普魯士經營了兩百多年的條頓騎士團,也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波蘭人的設想,是通過戰爭和外交手段逼迫條頓騎士團離開普魯士,南下德涅斯特河中游(烏克蘭靠近摩爾多瓦西北邊境的波多利亞地區),去針對南俄草原的韃靼人開展“聖戰”。基於騎士團的定位,以及大勢已去的局面,條頓騎士團很難有理由拒絕這個要求。只是騎士們也很清楚,波蘭人當然不在乎的是條頓騎士們有沒有地方聖戰,他們指出方向的原因,只在於將這尊自己“請”進來的神送走。為此,條頓騎士團並沒有簡單的拒絕波蘭人的提議,而是希望在保留普魯士的前提下,派軍南下聖戰。很明顯,這並不能讓波蘭人滿意。

  這場前後糾結了半個世紀的“條頓戰爭”,最終還是以一種政治上的妥協而宣告結束。就地緣政治層面來說,雙方的方案包含兩個方向:一是條頓騎士的團的“西普魯士”,重新變成波蘭王國領土的一部分(定位為自治省);而繼承保有“東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則成為波蘭王國的臣屬附庸。以結果來說,波蘭人最起碼在法律層面上,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即定目標。

  儘管失去了西普魯士,並且被迫成為波蘭王國的藩屬,但條頓騎士們還是艱難的在波蘭-立陶宛聯盟的包圍下,保住了自己的根基之地。這也為日後普魯士的崛起,以及德意志的統一、東擴埋下的伏筆。而從地理層面來看,條頓騎士們選擇的是一塊擁有漫長海岸線,並且能夠通過海路與母國連通的“活地”,是他們能夠在此頑強生存下來的根本原因。試想一下,如果這些德國人當初留在特蘭希瓦尼亞高原,或是接受波蘭人的建立跑到烏克蘭去聖戰,還有沒有可能東山再起?

  既然波羅的海對條頓騎士團起了那麼大的支撐作用,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很有必要以這片海為中心,解讀一下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了。在地中海的十字軍東征過程中,以威尼斯、熱那亞為代表的海上共和國,一直在東方騎士團國的生存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在波羅的海,又有沒有類似的商業之手在幕後捉弄一切呢?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漢薩同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