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是怎麼回事?

阿里郎605

高校的錄取工作主要分為兩個步奏——

第一步是投檔,第二步是錄取。

第一步。高校的投檔是按照各個省市單獨進行的。

假設某高校在某省市的錄取計劃是,今年總共錄取100人,由於大部分的高校定下的投檔比例都是100:105(也有一些高校按1:1的),也就是錄取100人,按105人進行投檔,結果進檔的學生當然就是105人(投檔數不夠錄取數的不在這裡討論)。進檔的所有學生高考分數中,最低的分數就叫“投檔線”。

這105人並不是一定都能被某高校錄取哦,可能會有5人被退檔,也有可能105人全部都被錄取。這取決於某高校的高招政策。

考慮到被退檔後,學生可能會面臨無學校可上的局面。很多學校都採取“只要服從調劑,則進檔後一定錄取”的原則。

第二步是錄取。錄取時也是分數說話。比如某個專業總共錄取10人,如果填報本專業的第一志願人數是12人,那麼前10名被錄取,後2名如果屬於服從調劑的,則調劑到別的專業;如果不服從調劑的,則直接退檔。如果第一志願的不夠錄,則從別的專業調劑過來。

錄取完成後,被錄取的10個人的平均成績就是本專業的錄取平均分,被錄取的10個人中的最高分就是本專業的錄取最高分,被錄取的10個人中的最低分就是本專業的錄取最低分,也叫本專業的“專業錄取分數線”。

以此類推,也可以算出來某高校全校在某省市的錄取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也就知道某高校在某省市的錄取分數線了。


感動時代



高考錄取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是指某個院校在某個省區錄取的所有考生,其錄取成績及群體成績的統計結果的某種顯示。

這三種分數,還要細分成院校整體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以及具體的各個專業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

舉例來說,某個院校在某個省區的某個批次,有10個專業招生,總共招100人,那麼,這樣看來就會有11個錄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出現,即院校總體的錄取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和10個具體專業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

在這裡,院校的最高分,就是一百個人中分數最高的那個考生的得分;院校的最低分,就是一百個人中錄取分最低的那個考生的分數;院校平均分,就是一百個人的分數的平均值。

看了院校的三個分數,那麼專業的三個分數也就好理解了。

如果一個專業在某省區只招了一個人,那麼它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就是相等的,就是這一個人的分數。


高考規劃肖老師

高考錄取一般在投檔前,都要先進行預投檔。根據各院校招生計劃和數據庫提供的線上考生報考人數進行演示,檢驗系統運行狀況,以期發現和解決錄取中出現的失誤,確保錄取工作萬無一失。

在經過預投檔檢測正確無誤的前提下,招生院校一般都要進行三次模擬投檔。即第一次模擬投檔,第二次模擬投檔,第三次模擬投檔(即正式投檔)。第一次模擬投檔是招生院校根據計算機自動檢索,由自願填報系統依據“遵循志願,分數優先,一次投檔”原則,根據一定比例,提供錄取考生的信息,進行第一次模擬投檔;第二次模擬投檔是針對第一次模擬投檔進檔考生進行認真甄別,從體檢對專業限制,限定語種,口語加試,政治審核,服從專業調劑,單科成績要求,招生計劃的調整,進行投檔,基本確定錄取結果;第三次模擬投檔(有的地方和正式投檔納入一併進行)是建立在前兩次模擬投檔的基礎之上,以招生計劃確定,錄取人數確定,錄取最低分,最低位次確定的一次最終投檔。在三次模擬投檔進行中,只要處於頂端院校的招生計劃和錄取人數稍有變動,即刻產生鏈鎖反應,導致一系列院校錄取情況的變化。(因為實行平行志願)。這也是要進行三次模擬投檔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謂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是指招生院校在某一省份或直轄市在進行第三次投檔(正式投檔)後,院校正式錄取時的最高分,而對應最低位次的分數為最低分,取其招生總人數錄取分數的加權平均值即為平均分。但近幾年來,由於全國卷傾向於考查基礎知識,考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導致一分一段考生成績分佈嚴重扎堆,志願主觀意向分佈嚴重失衡,因此,僅依據平均分填報高考志願已失去了主要參考價值,應當引起我們高度警惕和嚴密關注,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即是某一院校在該年度錄取所有考生中的統計數據。最低分意味著該校錄取最後一名考生的分數;平均分可以說明該校在考生心目和社會中的影響力度,也是考生選擇填報學校的重要依據。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千萬不要關注最低分而去冒險,一定要以平均分為依據,這樣被錄取的機會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